前几天,上海大众组织召开了SKODA斯柯达投资意向大会,这实际上标志着传闻已久的斯柯达落户上海大众一事已经进入实质启动阶段。尽管据上海大众有关人士说,第一辆挂着“飞翔之箭”的SKODA产品可能要在2007年中才投放市场,但按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市场原则,斯柯达的经销商甄别和筛选,整体网络建设工作则已经开始,未来的一年中,将有80余家有别于上海大众销售网络的斯柯达专门4S店将出现于中国市场上。
相信对于相当的中国人来说,SKODA斯柯达都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汽车品牌,尽管斯柯达家族早在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出现后的不几年就已经开始制造汽车,但这个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捷克品牌,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并不象德国大众那样耳熟能详。看来,如何将斯柯达这个品牌具有深厚历史传统与欧洲经典汽车的精髓,在未来产品上市前传达给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将对上海大众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如同美国通用和福特一样,德国大众通过几十年来不断的兼并,旗下拥有众多的世界级知名汽车品牌,除了已经到中国来,并已经成为豪华公务车市场赢家的奥迪以外,象超级跑车林宝坚尼、布加迪、高档豪华车宾利,还有欧洲知名的SEAT以及SKODA斯柯达。在欧洲,斯柯达虽然具有百多年的历史,在二战后成为捷克国有企业,生产的产品简单可靠、结实耐用,在东欧销量可观。但在东欧剧变之后,1990年被大众集团收购,之后大众对斯柯达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新规划了产品线,现今的斯柯达相对于大众本身的VW品牌来说,对消费者而言,更具价值取向和坚实耐用的特点,因此斯柯达这个百年老店般的品牌也得以在大众的重塑下焕发青春。
对于上海大众来说,斯柯达的实质启动意味着象上海通用一样多品牌战略的开始,接下来最大的问题是,大众已有的品牌和未来斯柯达该如何在市场上进行区隔定位的问题。如果参照上海通用的做法,最先上市的别克品牌被定位于中档,后上市的雪佛兰则以踏实可靠的概念而走更加亲民的路线,最后和卡迪拉克共同形成高、中、低的品牌矩阵。而之前新任大众中国区总裁范安德在介绍斯柯达引入中国市场时曾经提到,斯柯达未来的消费者将是一群“关注性价比的客户群,理智的购买者。”因此不难看出,大众将采取和通用类似的做法,也就是说,斯柯达将是未来大众旗下一个更加大众化的品牌,由此奥迪、大众和将来的斯柯达也将形成由上至下的梯次分布,以最大化的维系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不过这样的品牌矩阵安排将有两个比较大难题不得不考虑,首先就是斯柯达引入后,如何降低居高不下的成本,以使斯柯达能以更合理的定价抢夺市场,在目前上海大众的产品线中,唯一缺少的就是A级车这样的产品,面对近两年快速膨胀的中级紧凑车市场,上海大众不能一直以桑塔纳家族这样老旧B级车,来和竞争对手中的凯越、伊兰特等市场“大腕”相抗衡。因此引入象斯柯达系列中的欧雅这样的中级车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如何降低成本,以使欧雅能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力,按照现今的市场趋势,2007年一些合资品牌的中级车入门价格肯定会落在10万以内,事实上自主品牌已经打破了这个价格界限,斯柯达要抢更加“理智的购买者”这一市场人群,不把成本控制到一定程度,使价格更具竞争力,而以“性价比”优势来承担市场增量的重任,对于一向成本比其他车商高的大众来说,这个题目的难度并不小。
还有一个是随着斯柯达的引入,大众自身品牌为了要和斯柯达拉开差距,势必要有一个提升的过程,但是大众这几年一直由于不舍得放弃虽然是二十年前的产品技术,但还有相当销量的桑塔纳和捷达系列产品,而让许多人诟病,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大众的品牌形象。而在近年引进的一些新产品上,由于各种原因也始终不肯把最新德国技术运用进来,如FSI发动机,甚至一些主力产品的技术也比竞争对手显得落后,如GOL等,也多少让一些消费者产生大众并不怎么厚道的印象。对于象桑塔纳这样的老产品,也许可以采用未来划归到上海大众的自主品牌中去,而不再影响大众本身品牌形象的做法。但对于要改变中国相当消费者心目中对大众固有的看法和观念,恐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随着近来大众在欧洲和全球发布了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大众集团正在进行着一场市场复兴运动,但让一贯对中国市场认识非常刻板的德国人来说,改变他们的态度,将这些好车同步拿到中国来,也许未必短时间内现实。但是,自从范安德发布大众在中国的“奥林匹克计划”至今,我们的确看到一些改变,从帕萨特领驭的旺销局面到如今的斯柯达启动,我们已经能嗅到这样的味道。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