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款新车扎堆上市,让人眼花缭乱,想必不少待购人士对各款车型都有自己的心水之选,这就面临一个问题了:马上落定,还是再等等看?其实这是很多人在看好一款车准备购买前的普遍心态。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人们对“第一批车”的看法各有不同,而第一批车的质量以及车价的走势为争论的焦点。 正方:首批车国产化率低质量好
许多消费者认为,第一批车质量好,广东人明知道第一批车贵,还是愿意花高价抢着买,就是冲着首批车的国产化率低,质量较好。如两年前新雅阁刚上市时,在广州被炒高数万元卖断货,从侧面反映出部分消费者很看重首批车的质量。记者采访的几位首批车车主都认为,目前国内零配件质量确实一般,耐用性差是现实,而有些品牌的第一批车为了占领市场、打名气,几乎是整个进口组装,用较高价格买第一批车,换来以后的安心省心是值得的。
据了解,虽然合资厂家都表示现在提国产化率的意义不大,但在经销商实际销售当中,总是会抓住消费者偏爱国产化率低的心理。记者在某品牌展厅看到,销售员讲解一款即将上市的德系新车时,把其进口部件多作为卖点,力说顾客买首批车,颇有“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之意。
其实,这种新车推介手法在汽车卖场中屡见不鲜,消费者也比较信服“进口件多质量好”的讲法,而在本报之前的一项调查中显示,认为国产化率对质量有影响的占9成,所以国产化率低俨然成为第一批车的优势。反方:质量、价格要经市场检验
一位看好国产思域的朋友最近频频向记者询问该车情况,但说到购买时机,他就觉得至少要该车上市半年以上才会决定。像他这样抱有这种“观潮”心理的购车者不在少数,他们对新车不了解,认为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参考其他车主的经验,对这款车的优缺点有所把握。此外,还有一种心理是希望价格能再低,毕竟现在车市降价仍是常态,过个一年半载,可以便宜几千甚至数万元,还是很划算的。
实际上,记者身边就有不少这种待购人士,每款新车出来,只要符合心理价位,他们就都很关心,但很少会成为第一批车的车主,而是更注重市场口碑。观点:质量控制最重要
广州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韦安和:不能认定第一批车一定质量最好,任何生产线都是需要磨合调试的,只有在生产一定数量后,才会进入最佳状态。由于市场竞争,为了压缩成本,有些车的部件可能与刚上市时有差异,如用国产牌子的部件代替进口牌子的部件,但不表示车的质量就降低,因为还是在同一质量控制下出来的,但也不排除某些厂家替换较次较便宜的部件。
某一汽丰田经销商:对大部分国产车来说,生产工艺只有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好,说刚出来的车进口件多,质量高,只是对某些车而言,如CKD或SKD的国产车,就算国产化率提高很多,质量也不会有什么差别。买首批车的车主心态各种各样,有的是想尝鲜、认为质量较好、或者真是很喜欢那款车。对于一些热卖车型,能够早拿到车也是值得炫耀的事,如花冠刚上市时,预订该车的顾客,如果能排前几个位置提车上路,都是相当高兴的。
方先生(第一批标致307车主):我就是冲着标致307刚出来进口件多才买的,法国人不细致,但还比较实在。
罗先生(马自达6车主):第一批车未必就比以后出的车好吧,我的马6和新马6比起来就差很多,发动机和内饰都比不上新马6。
李先生(刚预订骏捷):以前的中华我开过,但没买,骏捷跟原来的中华比,车身工艺和配置都提高很多,看到价格适中就买了。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