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之累
翻看一汽在乘用车方面的自主历史,就是翻开了一部如何让红旗不倒,拯救红旗的历史。多年来,屡败屡战,一汽可谓坚韧。
红旗曾是一款象征着至尊权力与荣耀的轿车。自1958年出厂以来,造型庄严典雅、车身呈扁长巡洋舰状的红旗轿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政治车的同义语。作为指定的国家领导人专车和国宾用车,红旗经常出现在一些举世瞩目的政治场合中。
这是一款蕴含着深厚民族工业情结的轿车。作为中国第一款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轿车,
红旗既是其开发者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骄傲,也是主张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轿车工业的汽车界人士的一张牌。1980年代初,因亏损严重,主管部门勒令红旗停产。
但是一汽人一直梦想着红旗的再生。
凭借着奥迪100的平台和来自克莱斯勒的发动机生产线,红旗在7年之后以新的面貌重生。奥迪100的平台是德国大众用来赢得一汽-大众合资公司的筹码;而克莱斯勒发动机生产线则是克莱斯勒希望获得合资项目的诱饵。竺延风的前任耿昭杰出色地将两个外国汽车巨头玩于股掌之间。此举使得红旗的定位也开始由国家领导人用车,向低端转移。在销售上告捷的同时也挽救了一个品牌。
为了显示一汽人的志气,1996年7月25日,一汽集团在一汽工人文化宫举行决战“红旗工程”誓师大会,要求新款红旗轿车的各个部分,绝大部分零件都要自己制造。虽然在今天看来,这样的“红旗工程”主导思想已是非常落伍,面向中高档商务用户的红旗世纪星是“红旗”的一次较大“变脸”努力。
在观察人士看来,它要比小红旗车型更加远离奥迪100模样,也更加有自己的创意,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小红旗。但是在2000年下半年推出之后,因为在中高档商务车领域有广州本田雅阁、上海通用别克君威、一汽大众奥迪和上海大众帕萨特四大合资品牌的死命挤压,红旗世纪星出师不利。红旗还是依靠奥迪100形状的小红旗拓展市场。
然而,很快随着竞争产品更多涌现,而红旗自身品质问题逐渐暴露,这些试图争夺大众市场的红旗轿车市场反应逐渐乏善可陈。更头疼的是,红旗的品牌价值和美誉度也受到了相当损伤。主营红旗及相关部件产销的上市公司一汽轿车(000800)着实感到压力。
一汽再次把砝码押到了合资伙伴身上,它曾经试图全心全意和大众合作。竺延风的轿车蓝图一度呈现如下情景:10万元以下为家轿系列;10万元以上为捷达普及型轿车系列;20万~30万元为红旗轿车系列;30万~50万元为奥迪轿车系列;50万元以上为大红旗高级豪华轿车系列。10万元以下为家轿系列,一汽表示要充分利用我们集团自己的轿车技术资源,这其中无疑也包括了大众对其的支持。
但是和上汽一样,也最终遭遇失败。竺延风说,“我们曾经有过与德国大众共建一个大屋檐,走一条路的想法,后来即使建好了,我们也只是在外面那个屋檐下呆着,进不了屋,走不通。”
在卡车方面,一汽曾经与奔驰走得很近,已经快要签下合作协议,但在最后时刻彼此放弃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奔驰方面什么都可以和一汽谈,也可以妥协,唯一的要求就是有一天要控股,把一汽的品牌去掉。
面对此局面,一汽也很难抉择。一方面是自己的品牌,但前景叵测;一方面是合作者的品牌,但似乎能看到利润滚滚。最终,一汽放弃和奔驰合作,这显然是一个痛苦的决定。
在和奔驰谈崩后,竺延风曾经对《新汽车》记者说,一汽是中国汽车的摇篮,别人可以不谈民族汽车工业,但我们不能不谈,别人可以不谈自主品牌,但我们不能不谈。
随着自主创新日益被重视,一汽的压力日益增加。竺延风在接受《新汽车》独家专访时承认:“在时下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不过他认为,“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老大哥,一汽应该承受这样的压力。”
但是奥迪100的平台显然已经落伍,完全自主开发亦无此实力和资金。自主品牌道路应该如何选择?
(责任编辑:刘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