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
一汽庞杂疑难的事务完全可把竺延风淹没。他为此告诫自己和同事:“我们日复一日、疲惫不堪,为日常的经营活动操心,大家都很累,眼前的矛盾和竞争几乎占有了我们的全部精力。 可是,如果我们的事业只有眼前这么窄,我们领导的这个企业就可能迷失方向,不注意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的衔接,就会造成历史性、战略性的失误。”
然而,最近两年来,外界舆论已对竺广泛指责,称其在自主轿车的道路上落伍了。他并不以为然,还是那句话,必须耐得住寂寞。他承认,一汽在“九五”期间花了很长时间在打快拳,来不及开发一代、准备一代、生产一代,“只好在市场上拳打脚踢”。但是在“十五”期间,他设定了中、重、轻、轿宽系列、多层次的产品格局。现在,一汽整合合资伙伴资源,开发自主的轿车发展思路正在开花结果之中,全国范围内构建的包括长春、大连、天津、无锡、海口、成都等地的一汽“S”型版图也已经形成。
早在2003年2月,竺延风就明确了一汽发展的线路图。他说,一汽到1980年代的第一个30年是封闭自主的30年;第二个30年是开放合作、合资产品唱主角的30年。那么未来的30年有没有新的机遇,就要靠我们在建厂50年之后的10年,通过开放合作形成自主开发的体系。这样一汽在建厂60周年之后才有新的发展。“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大家别以为这个事情很远,”他说,“我们希望一汽的未来能够有一个2万人的核心人才队伍。”
人才问题亦是竺延风耿耿于怀的事情。
前几年,他到德国大众考察,与大众管生产的副总裁谈扩大一汽大众产能问题。德国方面打出来一个清单,反问一汽集团现在还有富余的生产能力,为什么还要继续扩大?虽远在千里之外,但大众却对一汽-大众了如指掌,一汽的人被说得哑口无言。
当一汽谈到公司采购成本太高一事时,对方则反问为什么高,高在哪,要求能清楚的说明。竺回忆说:“如果我们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世界产品的分布是这样的,每个产地的比例是多少,给他说得清清楚楚,你看它降不降价。”但这只能是希望,一汽集团当时缺少这样的人才。
同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在一汽和天津汽车谈判时,一汽处于强势位置,天汽只能紧跟一汽的节奏出牌。但遇到奔驰、丰田时,是一汽跟随这些跨国公司进行变化。竺延风说,在与丰田谈判时,对方一下来了50个人,按照一对一的比例,一汽也要50人参加,但一汽却难有这样的阵容。
事实上,一汽一直都有培养人才的传统。耿昭杰时代,一汽启动801人才工程,送了一批骨干前往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学习。这些人中包括现在的集团副总经理金毅、秦焕明,解放公司的总经理许宪平等等。
但是801工程只是每个班子配一名1980年代大学生的工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才使用倍显捉襟见肘之态。同时,企业体制没有跟上市场形式的发展,问题逐渐暴露。1993年到1998年,一汽分配来的28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走了有700多人,“一半是调走,一半是炒了我们的鱿鱼”。
1999年,竺延风掌舵后,开始着力人才培养。酝酿大半年后,2000年3月12日,竺延风启动一汽901人才工程,希望为一汽未来选拔一批1990年代毕业的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具有发展潜能的高级经营管理后备人才。
除去派到国外学校或者合资伙伴的国外工厂受训外,合资公司本身也是最好的学校。一汽-大众几乎是一汽的干部预备班。因为各项事业都需要人才,一汽-大众的优秀员工被集团多次抽取,以致于当时的一汽大众总经理秦焕明对他说:“竺总,我们回报什么都行,就是你别再抽我的人了。”竺跟他说,“一说回报就是资金就是钱,而我更需要回报的是人才。”变通的办法是一汽派人前往合资公司短训,至今已有多批学员前往,第一批学了半年时间,第二批则因为急需人才,学制缩短为三个月。每次临行前,竺延风都会亲自告诫他们要学习什么。
一位前往一汽-大众培训的员工告诉《新汽车》,竺延风当时对他们这样训话:“你们去一汽-大众公司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他们的观念和流程,即所有的部门按照同一个目标来编制计划,根据这个计划来配置资源,来考虑如何支撑,也就是要深入了解大众公司的流程体系和观念体系。这是当前的学习目的,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一汽的未来培养干部。”
除去对人才的培训,竺延风加大了对他们的奖励制度。一汽集团高级经理都配发了公务轿车,而自2001年8月开始,非领导职务高层次人才也都有了配发了专车的权利。竺在2003年提出了“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的一汽“三化”道路,它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才。竺自己也点灯苦熬。他自嘲道:“现在社会上许多人都认为CEO是潇洒型的,其实CEO很忙,忙得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眼下,这些人才仍在锻炼之中,难在短时间内发挥巨大作用。
一汽要真正改变现状,竺延风还需等待。
(责任编辑:刘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