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幕:国产化有多难?一个零部件的开发特别是认证成本甚至高达8000多万,中国零部件企业很难承受
何伦:一个零部件的开发特别是认证成本是相当高的。 举一个例子,比如奥迪A6变速箱上的一个关键零部件,我了解的情况是就差这一个零部件,这个零部件不能国产的话,就构成整车特征了……为了开发这个零部件,中方的厂家做了半天做出来,做出来之后,奥迪A6有四款车型,每款车型要出两辆车试这个零部件,在国内跑上十万公里来路试,一个车的成本是100万人民币,还有供应各方面,还有测试、设备等等,8辆车是800万。这是经过一次认证,国内认证觉得没有问题了,还要拿到德国去认证,就是咱们的认证能力没有达到那个水平,我们的认证设备还不全,拿到德国认证还要做这套程序。德国认证中一台车(的成本)是100万欧元,总共加起来就是8800万人民币,可能搭配其他零部件一块认证,这个成本是相当高的。
陈映璇:这个引发纠纷的《办法》是由零部件国产化问题所起,究竟国产化有多难?
贾新光:这里涉及一个新的概念就是国外零部件配套的概念,国外配套的概念叫提前介入,或者就提前采购,或者叫同步开发工程。过去的办法是在整车开发完成之后,拿零部件,让零部件企业照着生产。而现在的开发是在开发的过程中让零部件厂就介入进来。原来桑塔纳国产化体系有授权,我把零部件给你,按这个尺寸给我干,不能改变图纸。这就非常麻烦了。
何仑:这就是中国的体制性的问题,因为这些(大众的配套)企业是中方合作伙伴下属的企业,要让它提前介入的话,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要投入,因为一个零部件的开发特别是认证成本是相当高的。举一个例子,比如奥迪A6变速箱上的一个关键零部件,我了解的情况是就差这一个零部件,这个零部件不能国产的话,就构成整车特征了……为了开发这个零部件,中方的厂家做了半天做出来,做出来之后,奥迪A6有四款车型,每款车型要出两辆车试这个零部件,在国内跑上十万公里来路试,一个车的成本是100万人民币,还有供应各方面,还有测试、设备等等,8辆车是800万。这是经过一次认证,国内认证觉得没有问题了,还要拿到德国去认证,就是咱们的认证能力没有达到那个水平,我们的认证设备还不全,拿到德国认证还要做这套程序。德国认证中一台车(的成本)是100万欧元,总共加起来就是8800万人民币,可能搭配其他零部件一块认证,这个成本是相当高的。
钟师:原来的国产化率是希望通过一个外资整车企业进来以后,国营的零部件厂跟上,带动国营……你在同步开发,意味着在产品初创的时候,在研发的时候有很多秘密,但是这个零部件厂把我的信息弄到别的中国的整车厂,到时候会怎么样?
何仑:伯格华纳生产的零部件就被很多国内厂家仿造过,有的甚至是整车厂主动要求别的零部件厂家来仿造,以为这样成本低。
(责任编辑:张曙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