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1日开始执行的汽车消费税调整,汽车价格也应声涨落。
由于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大幅度增长,一些大排量汽车宣布涨价,包括皇冠、陆地巡洋舰、江淮瑞风、东风本田CR-V以及进口宝马等。涨幅从几千到上万不等,其中760Li个性版涨幅竟然高达28.96万元。 同时,小排量汽车的消费税有所降低,1.5L以下小排量消费税下调了2%,上周已经有一汽丰田等企业宣布小排量汽车开始降价,其中威驰降低了2100元到3300元。
虽然还没有出现明显消费变化的较全面的统计数据,但从一些调查中显示消费者的消费取向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据报道,原来一些排量2.5L以上的热销车型,因为消费税的上调,甚至出现了消费者要求退订的情况。部分本来考虑购买大排量汽车的消费者,由于消费税率的上涨,再加上汽油价格的增加,已经把大排量汽车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
实际上现在出现的这种趋势,是符合发展小排量汽车的思路的。不久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就很明确地说明了这层意思: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已成为汽车发展的主流和消费者关注的热点。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比例已占70%以上。我国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正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增长迅速,但比例仍然偏低。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平,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可见消费税的调节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在这车价的涨跌之间,以及实际达到的效果和结果上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非常且有效的。基本上达到了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目的。事实上,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强化税收的再分配作用,来达到一定宏观调控的目的,在国际上是比较成熟的做法。
因此,一个思路是,对汽车业更多的难以解决或应该解决的问题进行各种手段的宏观调控。比如,对于更环保的新燃料或双燃料车,能否制定特殊的政策,以鼓励环保。还比如,对自主品牌汽车征收较低的税率,甚至公务用车更多地使用自主品牌起到带动作用,以鼓励发展自主品牌车。这些手段应该都会有效。 (责任编辑:赵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