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上去鄂西南大山中走了一圈,我对悄然建设中的沪蓉高速公路感到震撼,从宜昌白氏坪路段以西,中国东西大动脉的沪蓉高速公路皆处于在建阶段。我特别去建始县路段看了高速公路建设,鄂西山群中的高速公路,很简单地概括就是:遂道加桥梁。 逢山穿洞,逢谷架桥。设若没有亲眼目睹,是很难体验沪蓉高速公路穿越鄂西山群的雄壮,自古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么。
对此,感觉国人比过去有城府了,不然又要大声喧嚷,艰苦卓绝什么的,这个建设在悄然进行,建始县政府方面介绍,2008年以前就能通车。建设,总是应该实实在在地进行,不要制造浮夸。然而,一回北京,却见铺天盖地的关于汽车产能过剩的讨论,我以为这与那些实实在在的建设是相违背的,实在地说,中国人谈中国汽车产能过剩,近乎于叫花子摆阔了。
中国汽车产能如何过剩?如果我们将这个话题与未尚结束的“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的话题驳接,那简直是天大笑话,我们的汽车理论家如果稍许有心将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讨论话题梳理一遍,看自己还有什么颜面谈中国汽车产能过剩。
首先,理论家们故意忽略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合资组装部分,以及由公务车消费催生的畸型产业结构。现在,不论是生产还是组装,占中国汽车生产主流的合资企业,都只具有中高档车型生产或组装线,缺少应该占汽车普及产品大头的经济型车型,中国汽车产业呈倒金字塔型。更何况这些合资企业只具有组装能力,不设研发机构,也就是跨国汽车公司的“中国车间”,在这个时候谈中国汽车产能过剩是喝错了哪一味药?
首席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先生就曾对中国汽车组装的属性提出质疑。我个人也倾向汽车组装这一部分,应该归入贸易行为,而非汽车生产,这在国际上也被称做“抵近贸易”,是规避汽车关税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中国,不仅限于此,跨国公司由于与国有企业合资,受到相应的政府政策保护,既规避了关税壁垒,还间接阻止了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发展。因此,合资企业的汽车组装性产能,实在不该归入中国汽车工业的产能,通过新近的通用和福特公司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业务重可以看到,跨国公司考核公司业务,随时可以关闭在某个区域的一条或数条生产线,举个例子,假如德国大众觉得中国市场已经饱和或世界上还有更好的市场,突然关闭掉南北大众若干条生产和组装线,所谓的中国汽车过剩的产能立刻烟消云散,汽车市场呈现断裂性短缺,而必须用大量的进口来弥补。当然,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不大可能发生,但能说明此间的汽车产能的虚幻性。
再来看“中国汽车产能过剩论”的基点,这个基点毫无例外又是数字游戏,即以现在的发展势态,“十一五末必然达到二千万辆”,这种静态分析暂且不说它的荒诞性,因为制造与需求是永恒不变的关系,即制造越多,需求越多。反而是现在的经济框架结构存在问题,最广大的制造者不能转变成为消费者,合理的经济框架结构应该是制造者进而成为消费者。这是从汽车这个硬产品来说,那么,从能源的来考察,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能源始终是在更变之中,这不必讨论了,否则,我们仍然点豆油灯。静态看中国汽车发展,汽车理论界也曾经有过绝念,以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毫无希望,就在去年的夏天,何龙之争还停留在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如何发展自主品牌,然而,话音未落,今年开年,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先锋吉利和奇瑞新年伊始就开年大吉,双双销量突破月销量2万!此外还有天津一汽,西安比亚迪及重庆长安,这个发展势头,如果龙永图先生有诚意,也会放弃过去的理念。
在未来的时间里,纵观中国汽车产业,中国新兴的民族汽车工业,会逐步消化掉现在比较虚的组装能,因为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性能上考察,民族新兴汽车工业企业都达到一个新起点,当然这得益于当代的开放式的经济社会,全世界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计思想都能拿来为之我用,以计划经济时代闭门造车的实绩来考察当今的汽车工业自主发展是不同日而语的。最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更多的世界性人才交流,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缩短距离也是实实在在的。以汽车主流理论界非议颇多的摩托车产业来看,虽然摩托车还未能完全脱离日本摩托车三大谱系,但是,自主设计,自主发展和自主制造是实实在在的,并且可以满足中国辽阔幅员上的人民的需求。
然而,即便国人已经看到了自主品牌如吉利自由舰、奇瑞QQ和比亚迪行驶在中国城乡公路,中国却仍然要仰仗跨国汽车公司,三大公司的合资产量仍然占据市场的大部。在这个时候,恰是要给民族汽车产业加油而不是踩刹车,正常的市场调节,也有一个此涨彼消的过程,像麦子一样一齐成长的逻辑,不完全是工业逻辑,也许到将来,跨国公司在中国保留着中高和高档车的市场,而新兴的民族汽车工业,应该拿下经济型和中档车的大部市场。这才符合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的正常位置。只是现在,中国人的产能过剩论比较搞笑,不要因为北京堵车,就以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汽车多得无路可走,不要以为北京高楼林立,就以为中国人皆房子多得住不了。中国汽车产能,以我的民间视角来看,严格意义的汽车产能仍然不足,事实上还处在讨技术,讨工艺和讨设备的阶段,何时到了汽车制造,以及汽车制造设备都能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时候,再讨论产能过剩不迟。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