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3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26万亿元,占到全年货币信贷投放2.5万亿元目标的一半以上。数据出炉后,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及市场分析人士,均认为央行将会出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其实,在3月数据出炉前,已有不同机构推测信贷数据将会有大幅增长,并认为央行将会采取紧缩性措施。 专家判断,政府可能会采取的政策包括:加速升值汇率,同时也有可能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以及有必要提高贷款基准利率等。据《上海证券报》3月20日报导,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参加一个金融论坛活动时透露,“央行正密切观察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它自由扩张的能力是我们要调控的操作目标。”吴晓灵发表这番讲话时,货币市场投资者已经纷纷猜测央行可能将采取措施,调控货币供应量过大的情况。银行系统现金过多有可能导致投资过热、通货膨胀、甚至引发投机泡沫。
4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认为,一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体形势良好。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会议提出的第三条措施就是“控制货币信贷投放。采取综合措施,解决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问题。着力优化贷款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继续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对短期入境流动资本的监管,保持金融稳定运行。”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早在2006年2月9日世界银行就向中国建议,从吸收多余流动性和提高利率两方面来紧缩中国的货币政策,防止重新引发信贷和投资热。世行在其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预计,按照新的GDP数据,2006年中国的GDP将增长9.2%。在“三驾马车”中,出口需求仍然充实,预计将增长14.6%,进口增速为16.5%,投资继续旺盛,但消费增长在2006年可能不会有大的起色,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农村收入前景低迷的掣肘。
“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以着重吸收部分多余的流动性,以减少信贷过度增长的风险,采取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糟糕的选择,只会加大投资而不是促进消费。”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表示,目前中国国内的主要风险是,充足的流动性将会重新引发信贷和投资热,收紧货币政策是适当的,并且目前也有紧缩的余地,预计今年M2的增长率为15%,低于中国16%的预测数字。他认为,适当提高利率可以促使资本进入更有效率的部门,从长期来看金融部门改革将允许利率上升。
世行认为,受农村地区收入增速放缓的影响,改变内需结构还需要一定时间。使需求结构从投资转向消费最有效的方式可能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红利政策,把国企利润纳入统一的财政预算,为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保的改革提供资金。促进消费的同时还要更多使用财政手段,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从侧重物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社会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目前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世行认为没有必要过分担心,现在并没有数据表明出现了全局性的生产过剩,而且从国际上看,在一个经济周期中美国工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往往在74%—85%之间,“如果中国某行业产能过剩20%,只是该行业提前两年达到规划目标而已”。
历史仿佛又要重演。2003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工业盲目发展若干规定的通知》,责令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等单位要相应采取措施。2004年2月4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强调,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过度投资。4月27日,国务院宣布调高钢铁、电解铝、水泥和房地产四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钢铁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及以上;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均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本来是三大行业,后来把房地产纳入,但是实际运行中变成了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汽车五大行业。4月27日,互联网上开始流传,中国银监会给相关商业银行打招呼,要求“五一”之前暂停所有贷款发放。我接触到的一位央行干部告诉我,银行是晴天发伞,雨天收回。所以让人感到“钱商”的冷酷。
如果说当时汽车行业存在过热的话,应该是指汽车项目投资热,而不是汽车现生产和销售,2002年和2003年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基本上是产销平衡,不存在过热的问题。汽车消费的增长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信贷紧缩中,银行的操作却危害到这个对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市场发展,对汽车经销商收紧信贷。2004年4月份银行资金开始紧缩之后,经销商的资金就面临很大的困难。
另外一个措施是收紧个人汽车消费信贷。2004年2月,人民银行公布汽车贷款行为管理办法的草案,规定个人贷款购车最低首付为20%。不只此前出现的车贷零首付成为了泡影,就连最低首付10%也被封杀。而银行实质上要求消费者缴纳40%的首付,贷款期限也缩短到3年。
与车贷业务密切相关的车贷险也被保监会正式叫停。中国保监会发出的《关于规范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各保险公司现行的车贷险条款费率截至2004年3月31日一律废止,并要根据《通知》的要求重新制定车贷险条款费率。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在今后的新车贷险条款中应明确,贷款购车首付款不得低于净车价的30%;各保险公司可根据投保人的风险状况确定承保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年。有人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和保监会的两纸文件让全国车市迅速冷却。2002年和2003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长率分别为40%和30%。2004年1-4月汽车累计产量183.14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7.74%;累计销量177.57万辆,同比增长28.62%。而到了年底汽车产销的增长率分别降到14.11%和15.50%。
今年1-3月,汽车市场又出现新的高增长势头,1-3月汽车累计产销量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累计生产178.45万辆,同比增长36.26%;累计销售173.32万辆,同比增长36.85%。这预示今年汽车市场将是一个好年景。当我们听到货币紧缩时,我们担心2004年的悲剧又要重演。货币发多了,当然经济会过热,而现在汽车市场的增长主要是个人消费,是用现金购买的,这是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坚强支撑点,把汽车市场的增长势头打下去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绝对不会有什么好处,希望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货币调控时对汽车生产和消费手下留情。
如果银行无法满足高速增长汽车产销的资金需求,那么就应该网开一面,让汽车行业建立更多的金融公司,让汽车金融公司具备更多的功能。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