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马兰奇和首汽司机合影
●图为加长卡迪拉克礼宾车
1951年春天,因新中国政治和外事接待任务的需要,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北京首都汽车公司诞生了。
首汽成立时,政务院特别会计室拨款5亿元旧币(合新币5万元),中央办公厅、公安部、财政部、交通部、交通银行、北京市财政局也是出资单位,总资产不过十数万元,车辆110部。
今天,首汽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已经走过了55年的光辉历程,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5亿元资产、8000余部营运车辆、近万名职工的大型综合性汽车服务企业集团,营业收入达到289亿元,利税贡献进入北京市500强。 “首汽”业已成为享誉北京、闻名全国的企业品牌。
●首汽的诞生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北京作为首都,外事活动越来越频繁,落后的交通行业根本无法适应需求。随着共和国外事交往的日益频繁,交通接待工作便被提上当时政务院领导的议事日程上来。当时的客观形势要求必须尽快成立一家国营的汽车公司,时任政务院副秘书长的齐燕铭同志将此事专题汇报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很快就批准了报告,并圈定了“首都汽车公司”这一名称。
成立时,首批车辆是从政务院各部门调拨来的11部车,1951年4月23日在西四小院胡同正式挂牌。新公司从上海、天津购入斯坦特、奥斯汀等小车32部,大轿车27部,从捷克订购了“旱捷克”小轿车50部,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次成批进口汽车。公司承接的第一个大型任务是“五一”劳动节交通任务。
1954年,首汽出动百余部车为全国第一次人大会议服务。从那时起,半个世纪来,首汽每年都承担着全国和北京市两会的政治交通任务,并获得了长久良好的口碑。
●新中国第一家真心为宾客的国有出租车公司
1951年6月首汽制订了北京市第一份“租车暂行办法”,该办法共十条,当时的租价不是按公里计算,而是把北京的城近郊区分为若干块,按段收费,开始定的是每段两角五分钱,四段为基价收一元钱。
1956年初组建了第一家民用出租汽车站,随后又组建了许多出租汽车站,以方便市民用车。为方便市民要车用车,首汽申请了5局7661(谐音为“我去遛遛了”)的要车电话号码,特别好记。
1957年,首汽开设了电话荧屏调度系统,当时北京的100多个各类公共场所都显示在荧屏上,除了首汽自己的场站,还在大医院、近郊大马路上设有专供司机报班用的电话箱,接派任务方便及时。当时这套系统是全国最先进的,只此一家。
到1956年底,首汽民用出租汽车站的车辆已发展到112部,全年运营50万人次,电话要出租汽车,18分钟内即可到达,方便了市民看病就医、接人、送站等急需;特别是结婚彩车备受青睐,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自1986年公司正式提出“真心为宾客”的企业宗旨,此前35年,此后20年首汽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博得了社会的广泛称赞。在这支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队伍中,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出租汽车司机的楷模于凯,以其名字命名的“首汽于凯车队”是全国第一支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出租汽车车队。
(责任编辑:赵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