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是一种美丽的植物,她的珍贵就在于栽培良久才吐芳一次,而且往往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倩影一现而已、稍纵即逝。如今,在夏利、吉利、哈飞、长安等销量最大的经济型车降声一片的大潮中,车市喊涨之声就如昙花,仅仅是虚张声势的一现而已,不足挂焉!
涨价的唯一理由:新消费税
每年的五月,都是汽车销售的黄金季节,为了充分激发民众的购买力,汽车厂商们往往会选择适当的时机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或直接降价、或赠送礼包……总的效果都是让车价显得更实惠。 但今年有了不和谐音:随着新的汽车消费税出台,厂家们有了涨价的理由!?而其中最“牛气”的当属紧俏车型的厂商和豪华车型的经销商。前者不痛不痒地提价数千乃至上万,把消费税的压力当仁不让地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后者更是挥出大刀,几万十几万的涨那还是小的,更有动辄提价数十万的,狠捞一笔还把消费者当傻子,放言:20%的消费税算什么?有的是人买呢!——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吗?
实探紧俏车型:竞争态势混乱,有什么理由叫涨?
在今天,有什么车型是真正紧俏的呢?涨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理论支持:汽车消费税的征收历来已久,本该由汽车厂商承受,现在只不过稍微提高了那么几个百分点,就嚷嚷着承受不了,要“转嫁”,笑话!汽车厂家要是不赚钱,打死你也不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张孝德称,目前的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配置、价位趋近的车型越来越多,以抢夺市场份额为首要目标的汽车企业不断将旗下车型价位下调,以期获得更大竞争力。在此态势下,汽车涨价无疑成为横亘在市场上的一座大山,不是谁都敢随意跨越的,敢于挑战者自然实力雄厚。“销量是企业决定车型是否涨价的标尺。”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访问了某“畅销”SUV车经销商。他所经销的是一款合资SUV车型,在新消费税出台后,对外的公开报价的确提高了3000~5000元不等。笔者是“老朋友”啦,就以帮朋友询价为名打听真实价格:“X哥,现在这车多少钱?”“你要?比报价低6千拿走!”回答简练而干脆。“啊?不是说新消费税出台涨价啦?”笔者有些意外。“嗨,不瞒你,厂家给我们的价没变,少赚点走量啦!”……于是,什么都清楚了,可以这么说吧,对于“畅销”车型,你即便拿不到优惠,只要“诚心”买,多半都能以没涨价前的价格拿到的。
大排量豪华车型:此“狐狸”抵不上彼“狐狸”
在新消费税实施后,高端豪华车市场,涨声一片。比如宝马760Li个性版涨幅高达28.96万元!VOLVO
S802.9L报价已从70.8万元上涨到74.8万元,陆地巡洋舰,有经销商报价最高涨14万元,林肯领航员的市场指导价从73.8万元调整到83.8万元……但其实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进口豪华车,基本都是在4月1日前报的税,执行的还是原来的税率,因此,涨价大部分是经销商的个人行为。——在新消费税实施前夕,有消息灵通的经销商就已经开始屯货,静心等待涨价后再卖。“能多赚几万甚至几十万,何乐而不为。”我们姑且把这种行为称为“此狐狸”。
那么“彼狐狸”呢?消费者并不是傻子,在消费税率调整前,豪华车市场突然火爆过一段时间,也就是说,高端车市的需求被提前、集中释放了一次。现在就处于一个“真空低迷期”,这个时间可长可短,如果车型价格涨幅过大时间过长,这个时间就很可能延迟:毕竟,钱来得再容易,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出手值不值得总得考虑考虑吧?“只买最贵不买最好的”是什么人?这时就轮到“彼狐狸”出马了,“刚开始也涨了几天,但一看形势不妙,就又把价格降回来了。库存还有很多车,不如趁别的经销商抬高价格之机,把车都卖出去回笼资金。”难怪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国际展厅三厅六区八号,一位姓张的销售人员向前来询问奔驰S350价格的顾客报价128.8万元。“没有涨价,如果在近日购买,还可优惠8000元。”
——当然,不论此狐狸也好彼狐狸也罢,消费者才是猎人,都抵不过他们用手中的“猎枪”:钞票投票的!什么都清楚了。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