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欢聚一堂,共话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一员,长安汽车集团很高兴能够分享大家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经验体会。 同时,也很高兴有机会让大家对长安汽车的“以我为主、自主创新”创新模式有更多得了解。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持自主创新,促进民族汽车工业快速腾飞”。
长安汽车集团公司是军民结合的特大型企业,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从1983年第一辆“长安牌”微车、1984年第一台“江陵牌”发动机诞生至今,自主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1983年到1995年为引进消化吸收阶段,1996年到2000年为打基础阶段,2001年至今为以我为主、自主创新阶段。在自主创新的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抓观念转变;坚持健全组织,抓体系完善;坚持突出重点,抓科学投入;坚持以我为主,抓资源利用,从而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开发体系和完备的基础保障条件,形成了三点(重庆、上海、意大利)、一线(DDN)、一协同开发的自主开发能力,成为国内第一个在海外建研发中心的企业,第一个建样车试制的企业,第一个建立新品开发流程的企业,研发水平基本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5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汽车行业排名第二。目前公司已先后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M8、CV9等产品和“杰勋”、“长江鲟”、“龙腾”、“御风”四款概念车,2005年长安集团新产品产值率达65%。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自主创新信心
长安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经过改进、国产化、模仿、联合开发之后,创造了中国汽车开发的第五种模式,即:以我为主,自主开发,迈出了振兴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关键一步。在这个过程中,长安针对自身的实际,从解放思想入手,认真解决了思想妨碍关、观念保守关和心理畏惧关,从而开创了长安自主创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突破思想妨碍关,落实一个“干”字。面对以市场换技术和自主创新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认识,长安选择了致力于解决民族汽车工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知识空心化危机,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自主创新之路,开始探索振兴长安、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自强之法。制定了长安自主创新的“三步走”,长安从此走出了一条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新路子。第一步是“边看边学”,重在学习,全过程参与并承担1/3的研发工作,逐步了解产品的开发流程和管理流程;第二步是“边学边干”,开始实践操作,以干促学并承担1/2的研发工作,逐步建立自己的开发流程和管理流程;第三步是“自主创新”,最终实现“以我为主”,达到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的目的。随着“三步走”的相继实施,长安汽车集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2003年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车“杰勋”;2004年推出了中国第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汽车—长安CM8,同时推出了概念车“长江鲟”和“龙腾”;2005年长安CV9“陆风风尚”和SUV概念车“御风”亮相上海国际车展展台,CV9也在2005年正式下线,将和CV6、CV7、CV11一起作为长安2006年的四款自主开发的产品上市。自主研发的长安混合动力汽车在2005年11月第四届北京国际清洁技术研讨暨展览会上,成为唯一参加整个巡游过程的国内车型,并获得“突出贡献奖”。
二是突破观念保守关,突出一个“闯”字。长安从搞军品到搞汽车,从“闭门造车”到广泛开展合资合作,无不体现长安人的一股“闯”劲,长安跨出搞汽车的第一步很艰难,但长安跨出合资合作的第一步更艰难,难就难在观念创新,难就难在坚持合资合作中的自主创新,但长安却闯出了合资合作中自主创新的新举措,始终坚持要产权更要知识,要控股更要控制的创新观念,始终坚持以产品设计开发为纽带,通过联合开发,实现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方面的“三个一”目标,即带出一支队伍,掌握一套流程,开发一批产品。长安突破保守观念,主动推进观念变革,不仅拥有了“产权”,而且还拥有了“知识”,实现了从控股到控制的重大转变,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长安已累计申请专利1064项(仅2005年就有766项,平均每天专利申请2件),得到国家授权的有241项(其中2005年就达161项)。现在,长安掌握了各个产品开发的过程数据、阶段数据和结果数据,对所有自己开发的产品拥有真正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促进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弥补汽车产业的“技术和知识空心化”,为形成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是突破心理畏惧关,强调一个“敢”字。长安诞生于1862年,是近代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下发展起来的军民结合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有着学习自强的光荣传统和勇气,从学习别人的军械生产到自主开发和生产系列军工产品,从学习生产汽车到完成多谱系自主创新产品平台,“师夷长技以制夷”始终是长安寻求变革的方法,也是长安的学习自强的谦虚品性,体现的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勇气。长安在自主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了借鉴但不仿制,合作不依赖两个原则,始终做到有理、有节、有利,突破了对自主创新的畏惧,有能力有勇气承担起自主创新的重任,去年的“长安CM8”,今年即将推出的“CV9”,无不体现了长安技术人员追求知识的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外方的尊重,让长安体验到了尊严和自豪。
二、健全组织,完善体系,确保自主创新的顺利推进
一是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组织机构。长安着力于建立界面清楚、职能清晰的产品开发组织机构,形成了三个层次分明的组织架构。首先是建立核心开发层,1995年8月成立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并成为全国首批14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之一,在引进吸收国外汽车制造先进技术的基础上,2003年9月12日,长安集团公司建立了自己的产品研发核心机构,即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现下辖八所两处一分中心一分院,即科研管理处、总体设计所、产品策划处、车身设计所、发动机设计所、底盘设计所、电装设计所、CAE工程所、工艺设计所、试验检测所;2003年,在意大利建立了可辐射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的海外技术分中心;2004年,在上海建立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上海分院。其次是建立产品策划层,成立了市场部和产品规划委员会,负责研究市场信息,制定市场对策和产品规划,为新品开发提供前期指导。第三是建立生产、技术支持层,长安拥有庞大的技术基础力量,在所有的制造工厂设有技术处,实施工艺优化和技术改进,同时,有理化/计量中心提供准确的计量支持。
二是建立健全自主研发体系。长安多年参与合资合作和国际竞争,建立了较强的国际化的汽车自主开发体系。首先是建立集成化、全球化的开发资源体系。长安借助与国际零部件公司的战略合作平台,和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以及各种试验设备、设施,充分发挥全球资源优势开发进行自主创新,特别是利用国外零部件企业在华建立的合资合作关系,重点在整车系统的集成、匹配能力上下功夫,形成了具有长安特色的开发资源体系,使自主开发的能力和对汽车开发的认识上升到了可实践的水平,使长安通过项目控制了为我所用的资源,控制住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快速提升了自主开发能力和自身的技术水平。其次是建立系统化、本土化的流程规范体系。通过介入并把握一整套完整的整车及发动机开发流程,经过上百万次的对比试验和各种模拟分析,长安走完了国际通行的开发流程中的所有环节,终于建立起了完整的设计规范,并基本确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自己的CA-PDS新品开发,流程规范体系。同时,长安撰写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的第一本“黑皮书”,总结了开发经验,积累了知识财富,创造了长安整车开发项目开发33个月就下线上市的奇迹。最后是建立数字化、闭环式的协同支撑体系。长安建立了自主创新的协同开发平台,在国内汽车企业中第一个在重庆、上海、欧洲建立起了独立的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及数字数据网(DDN)专线,不仅实现了开发数据库在重庆为“我”掌控,还实现了从创意到设计、到试验验证、再到设计更改和完善全过程以及重庆、上海、意大利、德国四地的24小时不间断协同开发。
三是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保障机制。制定了《技术开发项目管理办法》、《技术开发费管理办法》、《新产品鉴定管理办法》、《技术开发项目设计师系统管理办法》、《控股子公司汽车/发动机产品开发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管理办法》等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完善了《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科技进步奖励办法》《技术革新奖励办法》等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以及《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等人才培育和管理制度,为新品开发建立了控制有力、管理高效的保障机制。
三、突出重点,科学投入,完善自主创新的条件
长安集团注重基础条件建设,严格把好新品开发、人力资源、硬件设施三个关,科学投入,发挥自主创新投入的最大效益,努力打造长安的自主研发基础平台,自主创新条件不断完善。
一是严格把好产品开发投入关。长安选择发展汽车,获得了巨大的规模效益,通过多年的资本积累和滚动发展,在十五期间,长安累计投资近38.76亿元用于汽车自主创新,年均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其中,2005年就投入了9.6亿元,新品产值占到了销售收入的60%以上,新品开发投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二是严格把好人力资源投入关。长安历来重视技术开发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吸引、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大胆创新,着力打造知识结构和人员分布合理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力。长安采用配车送房,协议工资等多种方式,引进国内、国际的汽车专家,建立了分别享受副总级、副部级、副处级待遇的一级、二级、三级设计师的聘用制度,实行行政体系与专家体系的分线的科研管理体制,着力培养专家型人才,目前。长安拥有技术人员3138人,占集团公司总人数11.46%,其中,汽研院805人,博士27人,硕士60人,核心术人员214人,外聘海外专家38人,资深设计人员75人。还有在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国进行过3-5年的培训、具有开发3-6个车型经验的技术队伍。
三是严格把好硬件投入关。长安已累计投资10亿元建成了占地约200余亩、拥有8000平米试验试制厂房的汽车工程研究院,投资1000万元,建立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上海分院,投资4000万元,够买设计分析软件1000余套、图形工作站500台、服务器50余台。同时,在海外合作项目累计投入已超过7519万欧元,其中,德国超过1175万欧元,意大利超过3344万欧元。到目前为止,长安已形成了集中体现在乘用车车身开发、机车匹配、系统集成、CAE分析、试验验证、开发过程控制、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四、以我为主,利用资源,提高自主开发能力
长安是理性和智慧的现代化企业,长安选择以微车为切入点进入民品领域抢夺市场先机,表现出了长安远见卓识,而长安大力共享全球资源,则表现出了长安经营的成熟和理性。长安的自主创新是讲策略的创新,“四借”战略就是借全球资源壮大自己的开创性举措,这正是古人常说“善假于物”的现实表现。长安在发展自主开发能力的过程中,善于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国内外的资本、管理、技术和知识等资源来发展自己,才取得今天的成功,促使了长安自主品牌的诞生。
借脑明智,借全球的智力资源为我所用。一是实施筑巢引凤策略,为国内外专家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在意大利都灵建立了海外研发分院,此后,相继在德国、奥地利等国建立研发工作组,高薪引进欧美日国际高水平智力弥补自主开发人才相对不足,以次提高自主开发整体技术水平,2004年下半年,成立上海分院,利用上海地域优势,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二是大力推动供应商协同设计,借用供应商系统或部件的专业设计能力等资源,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压力。三是与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以长安为主体,产、学、研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借梯上楼,开拓长安自主创新的新途径。与国内其它正在倡导自主开发的企业有所不同的是,长安坚持自主开发与合资合作的两条腿走路,不仅致力于自主开发,同时还牵手福特、铃木、马自达等跨国汽车公司,引入学习创新和竞争取优的自主创新机制,通过合资合作使长安的自主开发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实现了合资合作与自主开发的和谐发展,建立了自主品牌,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扩大了合作范围。在合资合作中,长安积极学习他们的开发思路、开发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在合作中的发展,在合作中保持自我、保持自主,在合作中共同发展。长安的实践证明,自主开发与合资合作并不矛盾,相反,两条腿走路,走得更稳,走得更快。
借水养鱼,锻炼长安自主创新人才队伍。140多年的长安,始终坚持创新的人才观念,始终坚持在使用中锻炼人才、挑选骨干,果敢的给内部的年轻人加压力、给项目、压担子,除筑巢引凤外,还将大批的研发工程师放在国际舞台上实践和锻炼,让自己的技术人员全过程参与所有系列产品的开发。长安认为,联合开发不仅仅是开发出一两个新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持续开发能力,培育一支能够承载自主开发任务的核心人才队伍。长安牢记、树立并发扬着“敢于承认落后,敢于追赶先进”的“两个敢于”精神,培养了年轻、上进、有知识的开发队伍,积累了自主开发的宝贵财富。五年来,700多名长安的汽车工程技术人员分批远赴海外,在国际一流的开发平台上从事开发工作,在工作中随时注意学习各种流程、规范和方法,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收集国外设计公司的先进经验。同时在与外方人员、专家共同工作中面对面的不间断交流,脚踏实地地学习和掌握包括计算机仿真、三维设计等在内的各种先进开发手段,长安的技术人员才真正学到了知识和技术,培育起了自主开发的能力,长安也由此打造出了自己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思想上实现了由以前的国产化观念到联合设计、自主开发的观念根本性的转变。
借船出海,提升长安自主创新核心能力。从产品开发来看,长安确立了“以微为本,以轿为主,发展商用,进军服务”的产品战略,以引进生产微车起步,在坚定不移的自主创新方针指导下,长安于2001年真正进行了CM8车型的自主开发,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此后,长安采用CM8的基本开发模式,又启动了CV9的开发,这是长安拓展汽车产品平台的重要举措,全新的平台、全新的车身、全新的发动机,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开发难度都超过CM8项目。通过CV9项目,从造型设计、可行性分析、模仿造型、工程化设计、样车制造、测试、工艺分析、工装设计和制造、生产线设计等方面,全方位提高了长安公司新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以至于在2003年启动的CV6、CV7及C20发动机的自主开发中,长安有能力承担了一部分造型、内外饰件、白车身的设计,承担了全部电器、底盘系统的设计、CAE分析、样车制造和试验、匹配等工作,真正完成了长安自主开发体系和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六、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的几点体会
(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振兴民族工业的关键。
振兴民族工业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支撑,离不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世界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实践已经再次证明,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汽车工业始终受制于人,失去了在合资合作中的控制权,甚至丧失了汽车工业发展的话语权。长安集团经过自主创新的痛苦蜕变,如今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建立了自己的CA-PDS新品开发流程,已经开发投放市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汽车,在合资合作中掌握了主动,树立强势民族品牌,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二)坚持以我为主与合资合作相结合是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上,有选择独立开发的,也有完全选择放弃,甚至依赖于别人的,也有坚持以我为主与合资合作相结合的,选择前两种发展道路的汽车工业,其结果要么是“闭门造车”,要么是在发展过程中迷失,只有第三条道路才是快速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重要途径,以我为主,不失去独立,合资合作又打开了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快捷通道,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已经是被实践验证有效的自主创新模式,在合作中独立思考,在合作中实现对自我和他人的超越,在合作中实现知识的自我积累,在合作中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三)自主创新,企业为主体是加速成果转化的重要前提。
企业,不仅有自己雄厚的研发实力,有其他纯技术研究机构无法相比的促进成果转化的条件,新产品的成功推出需求在市场,动力却在企业,以企业为主体的汽车工业自主创新体系,不仅蕴含了强大的研发机构、科研队伍以及其它分析、实验验证等构成的自主创新能力,更具备了实现新品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条件和市场网络。从企业自身来讲,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必将在市场竞争中占的先机。长安是靠微车发展起来的,微型汽车在中国早就有“危险汽车”的说法,但通过中国汽车“第一撞”,彻底改变人们对微型汽车的认识和看法,也使微型汽车得到快速发展,占据中国汽车工业的一席之地。
(四)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是创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保证。
加强自主创新,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是确立我国汽车工业在全球汽车工业中地位的需要,是贯彻国家科技大会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需要。但目前,自主创新在政策上、机制上、技术上都还存在与自主创新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特别是以企业为中心、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科研体系正在形成和逐步完善,但覆盖的范围还十分有限,既联合(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又竞争(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的协作工作机制没有建立。因此,中国的汽车工业需要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需要着力建立自主创新的评价机制、成果应用机制、人才成长机制以及鼓励自主品牌汽车消费的市场机制,推动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五)循序渐进,是自主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自主开发是一项浩大而漫长的工程,对于整车企业实力、人力、物力要求非常之高,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而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它需要企业脚踏实地走过每一步该走的路、尝遍每一种该尝的味道;它需要建立强大而完备的零部件供应体系,需要整车企业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领会一点自主开发的精神、才能真正到达自主开发的彼岸。可以说长安目前正处于这一种积累和量变的过程当中,离掌握自主开发核心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确实是在一步一步地摸索和实践,虽然我们目前仍然采用联合开发的方式,仍然需要求助外援,但是这几年我们不断地在加深参与项目的程度。
朋友们,蜘蛛不会飞,但能空中网结,靠的就是一种执着的精神。百年长安走的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充满着巨大的风险和诱惑力,机遇与挑战让我们血液沸腾,我们不断奋进、不断创新,才使我们的事业有了如今的辉煌和壮烈。中国汽车工业虽然年轻,但绝不能无为!我们认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创新的时候,也是收获最大的时候。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不屈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众志成城、大胆创新,中国一定能够实现自主开发汽车的梦,一定能够培育国产汽车品牌,让我们团结起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全面建设车来车往的汽车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