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岁尾,北京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正式开通了,自此,我国已有5个城市运行快速公交,这意味着一场艰难的路权博弈。
起源于巴西库里蒂巴的快速公交之所以风靡世界,在于其以最低的成本为最多的人提供了高质量的交通模式。 优先通过的专用路权,是快速公交的灵魂,大容量、高等级的客车、先进的电控系统等硬件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于专用路权实现的程度。
迷恋私车交通方式的中国城市,能正视路权革命的挑战吗?
挑战公平观
曾几何时,开私车出行被奉为现代生活方式,是个性与自由的象征。有能力买车,是强者的标志。如果把已非常拥堵的车道划出给快速公交,让那些买不起车的群体享受到最便捷的交通,会激怒被视为社会精英的有车族吗?可能。
公交专用路权要实现的恰是一种纵向的公平:让消耗资源最少的群体分配到最多的路权,此乃一种社会回报。用90%的投资和交通资源来满足占城市客流10%左右的私车需求,是不公平的,用90%的道路资源和交通投资来满足90%的出行者,才最大地体现了社会公平。以最低社会成本承载最高交通量的交通方式,才是人类最公平、最可持续的交通方式。
路权如此分配,畅通无阻通的公车怎么办?专用路权由官转而为民,也考验着政府的平等意识,颠覆着资源特权意识。
挑战政绩观
快速公交网络一旦建成,买私车的会三思后行,汽车销量可能下降,市民出行质量的提高这样的软指标,不会提高GDP。缩小的私车市场,还可能会给乌纱帽带来威胁。所以,路权革命,首先挑战的就是以GDP量化的政绩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巴西的库里蒂巴市长由于实现了快速公交模式,就能底气十足地准备竞选总统。
挑战财富观
有私车崇拜者说,快速公交是给穷国、穷人服务的,这是个常识的错误。快速公交的起源地巴西库里蒂巴,人均GDP就高于中国;而比我们富裕不少的美国、法国、韩国、加拿大、日本及北欧许多国家,也都先于中国大力推进快速公交。越是富国越注意节约资源,而资源匮乏的中国还以私车数量作为衡量富裕程度标志,或许算不得时尚。一个在交通拥堵中挣扎的城市,私车再多生活质量也不会提高,而一个让多数公民有尊严、快捷出行的城市,才是真正富裕的。
联合国的《里约环境宣言》说,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所有公民都有权健康地生活,以可持续的方式建设和生活,与大自然共存共乐,而快速公交是人类城市由车本主义回归为人本主义的契机。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