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欧洲人和我们的买车方式存在着差别,但不是差距,那只是适合与不适合的差别,是汉堡、雪茄和全家福的差别。
当欧洲人有了买车的想法后,他们会到经销商那里订购,订购的车将在数个星期之后被送到。整个过程就像坐在岸边的酒吧里品尝雪茄那般慢条斯理,充满了诗意和悠闲。 与美国人比起来,欧洲的买车族更像从经典油画中走出来的贵族。
而美国人走进汽车销售公司,一边随意吃着免费提供的汉堡,一边认真听着销售员殷勤的唠叨,不一会儿,交钱、拿车钥匙,开车走人———这就是美国人的购车方式,是那么随意。
在我国,买车就好像读MBA,首先是温习功课:哪里产的、有啥配置、发动机什么型号什么性能……都要了如指掌。在我国,想要买车的人好像都要达到博导级别,才觉得不会吃哑巴亏。
是的,中国人买车似乎在拍一张合家欢,往往要拖儿带女去看车。所以车主大多是没有“主权”的,还往往紧张得就像被检验入学资格一样。中国经销商的试车活动,增加了买车的时间成本,但并没有对购买决策有什么实质性帮助。事实上,大多数人试完车后,还得回家上网搜索和反复研究报刊上的试车报告。
买车真累,于是才发现美国人的潇洒。可回过头想一想,美国式的潇洒中,多少还体现着负债消费的冲动。太多的美国人往往驾驶着一辆自己原本不需要的车离开车行。他们希望银色时尚型的,却开走了一辆酷似邮政车的绿色玩意儿。他们被业务员的怂恿所诱惑,买了2000美元的导航系统,而实际需要的只是廉价天窗。
而欧洲人通过订购表现出了他们的悠闲和贵族气质。据报道,60%法国制造的雷诺车是订购的,而通用汽车在德国的opel品牌有52%是订购销售。
在很多欧洲人看来,像在超市购物一样选车买车,就像平庸之人没品位的生活方式。而为一辆新车等上几个星期,美国人压根儿就没有过这种概念。在这个讲求实效的国度里,耐心指数比道琼斯低得多。通用汽车在北美的销售中,订购所占的比例只有10%。
除了美国文化的原因,美国汽车固有的销售模式也令订购在美国大地“火”不起来。在美国汽车产业链的末端,经销商只有在车被开走之后才能拥有制造商的货款,所以只有在车卖出去后才能支付销售业务员的工资。如果经销商达到月底销售目标,制造商还会给予一定奖励,经销商也会把一部分奖金发给销售业务员。于是,在美国的汽车销售公司里,每个销售业务员都是语言的暴走族,英语发音奇快。当然,在中国也有订购汽车,但我们的订购更多的是象征和宣传。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