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各地确定的“十一五”经济增长目标普遍超过中央提出的总目标1~2个百分点甚至更高苗头,国家发改委日前向各地政府发出了GDP增长“减速”的警告。
此后,记者又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关于加快汽车工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的通知》(简称《通知》)近日将要发布。 显然,国家要出手对拉动GDP增长的地方汽车投资热进行限制。
“十五”期间,地方政府为追求GDP增长,拼命参与产业投资,造成了汽车工业产能的扩张。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有200家,全国有27个省(市)生产汽车,有17个省(市)生产轿车,有23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
中国人民银行2月21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汽车工业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汽车生产能力增长到800万辆左右。据记者了解,今年仍有不少地方政府将汽车工业列为“十一五”重点投资发展项目。
不良的后果已经出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6315家汽车工业企业,在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60%的基础上,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4.33%,净减169.22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0.64%,同比降5.02个百分点。而行业中14家重点企业(集团)实现利润总额234.96亿元,同比下降39.89%,下降额为155.9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8.89%,同比降7.62个百分点。在全行业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全行业出现了1155家汽车企业亏损,比2004年增加63家,亏损面为18.29%,同比提高0.87个百分点,亏损额为96.57亿元,同比增加35.10%,亏损额增加25.09亿元。
不仅如此,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不良反应在今年继续显现。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一季度,车市新增库存3万辆左右,其中仅3月份就新增2万余辆。
有人不理解,说汽车行业是完全竞争性行业,应该由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自行调整产能。对此,一位《通知》起草者对记者说:刚从计划经济转型过来的中国,投融资体制还不合理,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使地方政府对汽车投资有着强烈的冲动。各级政府目前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增值税、营业税等。这意味着只要上投资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企业只要开工投产,无论是否盈利,都要按生产规模向地方缴纳税收。而地方政府手中的土地等生产所需的要素价格就成了招商引资的“蛋糕”。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造成各地市场的分割,从而影响了汽车总体技术进步。因此,单靠市场的作用难以推动结构调整的进行。
按理市场竞争就是“大浪淘沙”的过程,这是铁定的经济规律。出现亏损企业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应该看到,国内市场经济体系还有待完善,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也有待转变。彩电行业被人们视为市场竞争的典范,但上个世纪产能扩张的阴影至今还留有痕迹。中国彩电国内市场一年的市场容量为3500万~4000万台,加上出口不过8000万台,而彩电企业宣称所拥有的产能已经达到这一数字的两倍甚至更多。产销不协调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库存剧增和价格战,薄如纸的利润使企业无力投资新技术开发。
彩电业的案例值得汽车业思考,现在是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当口,也是奠定国家“十一五”发展基础的时候。正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3月底在合肥举行的“2006中国汽车行业年会暨中汽协会五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上所说:汽车工业是对国民经济影响特别大的行业,关联度大,上下游产业联动;每6个就业人员中,就有1个与汽车相关;对社会贡献大,消费税1年300亿元,交通部有6000亿元投入公路建设,主要来自购置费的征收。
如此大的关联效应很容易牵动通货紧缩的神经。为此,用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相组合才能达到结构调整的目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发改委急于在这时出台《通知》了。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