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文:刘主任的发言非常理性,也提出一些需要探讨的话题,比如中外合作企业在国家创新战略中、建设创新产业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等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自主品牌与国际市场的关系也是当前我们汽车行业以及社会各界议论的一个焦点,刚才几位企业家包括刘主任在演讲过程中也谈到了关于出口的问题,尤其在近两年中国汽车的出口已经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方面,中国汽车出口将会怎样,中国汽车报曾经有一个观点,认为中国汽车出口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飞跃,中国汽车会在世界局部地区产生较大影响,我们这个判断是不是正确,企业最有发言权,政府管理机关更有鉴定权,下面请国家商务部机电司张骥副司长发表演讲,大家欢迎!
张骥: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新闻界朋友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创新论坛,同时自己心情也很复杂,我最希望以一个听者身份在下面听,但是李社长很客气,说你来了一定要讲,我就把我在工作上积累的一些看法给大家讲一系,我引用海关的一些数字,是准确的,大家可以记,一些观点大家可以修正,我还会持续创新,及时改进我的这些观点。
我从国际市场这个角度给大家汇报,市场是自主创新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自主创新也是进入市场的手段,同时他的成功与否最后也要靠市场来检验,下面我从贸易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些情况,同时谈一下自己的初步认识,我分五方面给大家介绍:
第一,汽车产品出口的总体情况。
最近三年多,汽车出口出现了前几年井喷式的态势,进入一种高速增长期,这种增长速度出人意料,但是我相信这种市场的变化也能够使人们更多的更准确的看到中国汽车发展的趋势和潜力。2005年中国汽车产品及零部件出口109.3亿美元,增长34%,整车出口17.3万辆,增长120.5%,出口金额15.8,增长158,零部件增长20%,整车出口数量首次超过进口数量,但是单价差的比较大,总体上进口车是我们三倍,小轿车是我们自己出口的4倍。出口特点有七点:第一出口经营主体数量迅猛增加,去年出口企业11000家,平均出口额不到100万美元,整出出口企业数字1025家,其中生产企业82家;第二以零部件为主,2005年出口88.9,占汽车产品的81.3%;第三整车出口以载重车为主,近三年小轿车出口提升,载重车出口去年9.65万辆,占55.8%,小轿车出口3.1万辆,增长233,今年一季度整车出口增长139%,小轿车数量增长458%,第四出口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全年出口市场达到207个,整车出口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零部件出口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整车出口顺序分别为叙利亚、阿尔及利亚、比利时、伊朗、苏丹、俄罗斯、越南、阿拉克斯坦、沙特,零部件主要到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韩国、意大利、英国,第五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方式占62.8%,整车出口占73.5%,第六整车出口以自主品牌为主,外资品牌数量极少,第七出口完全实现自负盈亏,总体盈利水平有限,有的企业很好,比国内高得多,但总体有限,出口前10位企业分别长城,1.37万辆,哈飞、一汽、奇瑞、本田、北汽福田之重庆长安、昌河江西、江陵、吉利,超过一万两长城、哈飞、一汽、奇瑞。按照这个特点,我们也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第一我国整车出口以自主品牌或者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主,合资企业以国内市场竞争为主;第二整车出口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第三轿车以适应发展中国家中低档市场需求为主,第四我国整车出口特别轿车出口以创造需求为主,尚未出现也不会在短期出现与跨国汽车企业的竞争。
第二,汽车产品发展前景。
我始终认为汽车产品是我国外贸产品里面比较优势最为明显、潜力最大的一大类商品,大家知道2005年全国外贸出口7620亿美元,位居第三位,机电产品位居第四位,4268亿,增长极为迅猛。按照国际竞争理论讲,从市场需求、从生产要素的状态、从相关产业成熟度、从企业竞争环境、从所在国政府支持来讲,我们出口企业、我们生产企业环境是非常好的,完全具备持续发展条件的,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我认为即有需要也有可能,具体讲六点:第一国际市场空间很大,城市很多,我们现在109亿,占1%多一点,占自己国内销售收入1%多一点,这两个1%在所有产品里找不出来第二个,而且需求城市很多;第二我国汽车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综合考虑,我个人认为,凡是符合密集型产业,中国都有进入的可能,都有占有一席之地的可能,中国的产品是个时间问题,档次由低到高逐步递增;第三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有些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可以激活的,但是不管怎么说生产过剩都有出口压力;第四市场说明创造需求的空间是非常非常大的,大到我们感觉到需要整治的程度;第五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的兴起、合资企业的发展经营主体的变化,我觉得会激发创造力,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会发生,就像今年一季度增长450%的速度我确实没想到。实现汽车产品的出口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而言,不仅是必要的,而是完全可能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实行转变。
总之,下一步发展我们感觉到是稳中求进,稳抓稳打,所以现在应该看到,出口当中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这个困难包括我列举的成本方面、质量方面、服务方面、研发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物流方面、秩序方面、品牌方面,谈我个人观点,我认为一个出口企业要继续保持发展,有下面几点建议:第一控制好成本,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价格要低于日、韩,同时还要有合理的利润,而且成本应该包括所有依法应该列入成本的内容;第二确保产品质量,低端产品不能是低质产品,第三做好售前售后服务,要有出口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去年出口一辆整车是185家企业,出口十辆以下600家企业,出口50辆的846家企业,外贸企业943家,我觉得这种扩张是有问题的。第五因为性贸易壁垒是制约和影响我国出口的主要障碍,要防止盲目进入,应当有一年多甚至两年以上准备期;第六加强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的行为,保护别人知识产权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两个要并重,国内外保护并重。
第四,对自主创新的理解。许多看似有道理的理论与实际,至少与中国实际往往脱节,许多良好的主观愿望和判断往往与中国客观现实相背离,循序渐进式的改革开放符合中国国情,使中国在全球化中受益,并逐步融入国际世界,第二遵守WTO规则是必须的,中国大国形象,长期持续发展必须按照规则办事,规则仅仅是规则,第三当前重要的应对措施,提倡和保护自主创新,逐步建立有竞争力的品牌,这是一个漫长过程,这个至关重要,我觉得跟汽车工业造血功能一样;第四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应该有激情、有勇气,同时更需要理性冷静分析,激情和理性要靠市场检验,现在自主创新应该是自主的、全面的、开放的、多元的、可持续的,第一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第二全过程、全方位的作为你的创新对象,各个环节都有创新内容,大家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上创新;第三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第四互利合作,尤其在和跨国公司合作时候,一定互利合作,该付的费用必须付;第五坚持全球配置资源,包括委托设计、联合设计、独立设计,符合实际水平的模式就是好模式,但是要是自主的,最后坚持以盈利最大化为原则,成功与否靠市场检验,自主创新是极为艰难的,对中国企业来说永无止境,但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汽车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出路,技术恐怕买不来,能力也买不来。
政策设想,应该参照国际经验,为中小零部件企业搭建公共研发平台,这是国际惯例,也是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第二在出口信用方面给予出口企业更多支持,特别规模迅速增加时候风险也在增加;第三信贷方面给予汽车产品特别整车出口更多支持;第四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出口;第五推动出口企业特别是整车企业与运输业的联盟;第六通过我国与出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汽车产品的相互认证,尽可能朝这方面努力;第七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应对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第八创办中国汽车零部件国际交流平台;第九建立诚信评价机制,保护知识产权;第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出口秩序,这些方面正在从建议划为自己的政策。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伟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