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幕:上汽软实力较量之成本控制:把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掌握在自己手里
王晓秋:我是从上海大众出来的,从最低的职位开始,然后加起来有16年了。 应该说上海大众国产化我最有发言权,为什么?当时所有的国产化,所有的关键部件都是我在管,应该说所有公司的零部件生产都要到我们的批准,哪些厂能做哪些,哪些厂不能做哪些,应该说我还比较清楚。
何谓产业链的核心价值部分?技术。但在发展已经很成熟的汽车产业中,这个技术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简单。
技术全球化的今天,单纯的某个部件的技术,甚至是某个平台的技术,都不再构成一个整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除了个别前沿技术外,好的技术、好的零部件产品到处都有,花钱就可以买到。但汽车产品是几万个零件一起协调工作的高复杂度产品,如何将这些零部件集成为让人放心的、让人愉悦的、好的产品,才是体现整车企业核心技术实力的关键。
主持人:王总,您曾创造性地提出汽车价值链的“QSTC”原则,是对汽车整体产业链的认识,您认为上汽汽车的自主品牌轿车在整合全球产业链资源方面有哪些体现?同时您所说的“把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掌握在自己手里”又怎么体现?
王晓秋: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在一隅一角,而是综合实力的全面较量。这里所说的综合实力,甚至不单单是汽车企业本身,甚至包含其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的竞争力,也就是说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
何谓产业链的核心价值部分?技术。但在发展已经很成熟的汽车产业中,这个技术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简单。
技术全球化的今天,单纯的某个部件的技术,甚至是某个平台的技术,都不再构成一个整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除了个别前沿技术外,好的技术、好的零部件产品到处都有,花钱就可以买到。但汽车产品是几万个零件一起协调工作的高复杂度产品,如何将这些零部件集成为让人放心的、让人愉悦的、好的产品,才是体现整车企业核心技术实力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拥有强大的整车集成能力,才能对上游的零配件供应商与下游的经销商进行统一目标的管理,从质量、成本等角度达成共识,形成管理溢出效应。同时,QSTC原则”也是对如何对供应商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提供整体竞争能力的最好诠释。
主持人:有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说像中高档车国产化的事情,外国企业现在都遇到很多问题,咱们零部件采购这块怎么避免问题?
王晓秋:我是从上海大众出来的,从最低的职位开始,然后加起来有16年了。应该说上海大众国产化我最有发言权,为什么?当时所有的国产化,所有的关键部件都是我在管,应该说所有公司的零部件生产都要到我们的批准,哪些厂能做哪些,哪些厂不能做哪些,应该说我还比较清楚。
另外一个,上汽集团二十年的合资带来了什么?带来了第一个是零部件的合资,零部件的合资不是说改进了几台设备,而是把整个汽车行业如何来造汽车、如何来造汽车零部件的观念改变了,精益求精,好了还要好。因为不管什么地方,一个企业落后或者是一个地区落后,一个设备谁都能买来,我有钱设备马上就买来了,大家非常高兴,观念的改变实际上5到8年,因为上汽做这么长时间实际上是改变观念,这是最根本的。我不是说没有,是观念落后,再新的观念也要发展起来,发展最主要的是观念。另外一个,前期所有的大的零部件生产全部在做,没有能力是不行的,行的都来了。
现在整体上世界汽车业,包括任何的制造业都在向中国、印度这些低成本的,我说的低成本就是可持续低成本,像中国是一个可持续低成本的,像韩国不行,你给他做了十年、八年工资就高了,像东莞他们那边公司,十年工资是这么多今年还是这么多,这就是可持续低成本,所以所有的汽车厂都在往中国转移、往印度转移。
(责任编辑:张曙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