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刚过,一条来自海外的消息让车坛恢复了假期前的喧嚣: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或将联手中国汽车企业奇瑞生产小型车!尽管消息没有得到当事者双方的确认,但国外媒体已经进行了大肆渲染,据称奇瑞汽车总经理尹同耀还曾计划于五月五日飞赴底特律与克莱斯勒高层洽谈合作细节问题。 五一长假本是难得的休息日,尹总行动诡秘,看来事关重大,希望能够悄无声息地进行,成则皆大欢喜,不成就当没发生这回事。
克莱斯勒牵手奇瑞是在前者的计划内进行的。根据相关报道,在今年三月份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克莱斯勒展出了一款名为Hornet的小型概念车,是目前旗下道奇品牌中最小的车型,将来可能会在北美、欧洲以及其他市场销售。而在去年的上海车展期间,克莱斯勒中国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将会在中国生产一种小型车并出口到北美进行销售。虽然克莱斯勒声称目前正在寻求三家国际汽车公司进行合作,其中大众汽车公司也在候选之列,奇瑞是否能够被“点中秋香”还不确定,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克莱斯勒完全有理由在中国寻找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而且与奇瑞合作的可能性较大。
之所以寻找其他汽车制造商帮助生产小型车,最大的动因来自于成本方面的考虑。为全世界所公认的是,在中国生产小型车可以大大节省成本,比如生产材料成本比在美国要低30%,廉价的劳动力和简单的工会关系也是重要因素。而且利用别人现成的生产线进行OEM生产,是借鸡生蛋的良策,省时省力。其次是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三大汽车市场,生产密度和消费潜力巨大,将来在中国销售克莱斯勒旗下品牌的产品可以得近水楼台之优势,减少进出口带来的奔波之苦,降低了运输成本,为占领中国汽车市场赢得机会。
克莱斯勒选择奇瑞,是基于中国市场整体战略的考虑。克莱斯勒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是北汽,目前北京奔驰因为销售渠道、产品定位、竞争对手等问题焦头烂额,奔驰之外的克莱斯勒品牌处于尴尬的地位,急需要重新选择一个合作伙伴,哪怕刚开始采取非合资公司的方式。在中国目前的汽车厂商中,大型的汽车公司基本上都有多家国外合作伙伴,唯有新崛起的奇瑞汽车还没有嫁娶,而且奇瑞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自主品牌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优惠,实力在进一步壮大,声望直逼“三大”,克莱斯勒选择奇瑞也算是门当户对。另外考虑到北汽没有小轿车生产经验,而奇瑞则是以生产经济型小型车起家,拥有现成的生产线,假如合作的产品将来在中国销售,还可以借道奇瑞的销售网络。
克莱斯勒单独为一款小型车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可见其对发展小型车的重视程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石油危机,资源匮乏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不得不生产小型车,并由此成功挺进了北美市场,还在其他国家谋求代工生产,以缓解国内生产线紧张的状况。克莱斯勒此举也正是在油价飞涨、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通过在中国生产小型车,不但不影响其在北美的生产节奏,而且对于立足中国市场、占领东南亚市场、辐射周边市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基于上述原因,克莱斯勒选择奇瑞作为合作伙伴是明智的。无可否认,奇瑞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代表企业。有人认为,如果奇瑞给克莱斯勒“贴牌”生产汽车将会葬送了自主品牌的大好前程,眼看着最有希望的自主品牌企业也将投向国外品牌的怀抱。首先要搞清楚,在奇瑞的发展诉求中,从没有听说不跟国外合作的承诺,相反还要“放开”,不排斥互惠性的合作关系。任何一个企业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这一点上,另一个自主品牌代表吉利汽车同样也没有把话说绝。因为坚持自主品牌与对外合作是不矛盾的,奇瑞旗云不是也用过克莱斯勒在巴西生产的发动机吗?所以说,如果奇瑞真的与克莱斯勒发生了关系,不要吃惊。
尹同耀如此热切地盼望与克莱斯勒合作应该有他的考虑。首先是奇瑞进军北美市场的计划屡屡受挫,与克莱斯勒合作有望借助克莱斯勒的一臂之力,实现这一梦想。尽管有媒体报道说克莱斯勒不可能生产奇瑞的产品,但这一事件毕竟为奇瑞靠近底特律更近了一步。与国际大型汽车公司合作还可以学到许多东西。海外媒体在报道克莱斯勒让奇瑞生产小型车这一新闻时,常常会说“奇瑞就是被通用汽车控告抄袭雪佛兰SPARK的那家中国汽车公司”,担心两者合作之后,奇瑞对于克莱斯勒也不会客气。这就是奇瑞的机会,借此我们可以学习克莱斯勒的产品设计、管理、质量标准、跨国生产等先进经验,为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借鉴。另外,奇瑞不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者,既然是合作,就要谈判,能争取到出口渠道或者交换生产的条件也未可知。
假如奇瑞与克莱斯勒实现了生产合作,我还是认为这无损于奇瑞的自主品牌,毕竟自主是奇瑞的主心骨,是立足根本,而且已经成长起来并处于健康发展阶段;而为他人做嫁衣裳,不但可以增加盈利点,还能给奇瑞创造更多发展机会,使之踏上国际舞台与大象共舞。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