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看到过几个有关“有车一族”的比较有震撼力的生活素描。其一是在2005年广州“油荒”期间,有位朋友在MSN里告诉我:“我不在去加油站的路上就是在加油站排队加油”。其二是前几天一位甘肃的读者打来的电话向我投诉称,他是某国内汽车品牌的用户,该品牌在当地没有特约维修站,他到最近的一家特约维修站保养车辆往返需要一千多公里,而这辆车厂商的建议保养里程竟然是2 000 km,从这个角度看,这位读者朋友“不是在去维修站的路上,就是在维修站保养车辆”。 其实,有关“有车一族”比较有震撼力的素描还包括3月底那次燃油价格上涨的前夜,那晚包括我同事在内的不少车主都是赶在凌晨之前,睡眼朦胧地驱车前往加油站把油箱加满,而这样做的结果最多能“省”20元钱。
——摘自某资深汽车评论人的Blog
最近一年里,有关教育、医疗和住房费用暴涨百倍的报道总是能够成为各大媒体吸引眼球的灵丹妙药,但似乎鲜有提及交通旅行费用暴涨的报道。在这个五一长假到来之际,笔者就和大家一同回忆一下我们旅行成本暴涨的历史。同样是拿20年前的消费环境作为参考,那个时候购买一辆典型私人交通工具——自行车的终身使用成本不会超过300元,但今天购买一辆紧凑型轿车的终身使用成本则不会低于30万元。20年里暴涨了1 000倍!
私人交通成本暴涨1 000倍显然过于牵强了,但恐怕没有人会否认——这个时代的旅行费用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作为日渐典型的旅行方式之一,驾车旅行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刚性需求。但这个越发刚性的需求显然正遭受高价油、城市道路拥堵和高维修保养成本的三重抑制。
高价油伤害了谁?
燃油的价格上涨表面上会促使更多人选购小排量车,但事实上对此更敏感、为此付出更大代价的也是小排量车主。中高级轿车、豪华轿车的车主不会顾及那个仅仅相当于购车价格零头的燃油费用的增长。所以,高价油最终伤害的还是那些一直怀有汽车梦的紧凑型轿车的车主们。
2006年3月底,“两会”刚闭幕,油价就应声上涨。9%的上涨幅度基本与中国GDP增长比率一致。这次油价上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笔者不好擅加揣测,但就在油价上涨的第二周,笔者的一位朋友就坚决地做出了卖车的决定。她三个月前才全款购买了一款夏利N3,当时还是咨询了笔者的意见——当时笔者认为这是一款相当保值的车型,价格也符合这位朋友的预期,最重要的是,这款车的维修保养费用也相当低廉。但三个月后当油价再次上涨之后,笔者的这位朋友却毅然作出了卖车的决定。其实93#汽油不足0.4元的价格上涨只能算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06年以来北京悄然上涨的停车费用、不断拥挤的道路状况以及维修保养的烦恼都促成她下定决心折本卖车。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燃油价格上涨已经伤害了笔者的这位朋友,虽然她也是小排量轿车的拥护者,但她显然比那些大排量车型的拥有者对油价的调整更敏感。这其中的道理并不难理解。
从本刊过去曾经进行的多次汽车使用成本分析中,读者朋友会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经济型轿车而言,在其整个产品使用周期(假设总里程达到30万km就报废)里,燃油成本差不多要占到其终身使用成本的1/3,而车辆的初次购置价格则大约是终身使用成本的1/3。有些国家由于燃油价格更高,而车辆购置价格更低,其燃油支出甚至高达终身使用成本的1/2。就国内目前的情况而言,一款8万元左右的紧凑型轿车,终身使用成本大约是24万元,其中燃油成本至少也需要8万元,另外8万元则用来支付保养、保险和养路费等固定支出。但对中高级轿车甚至豪华轿车而言,虽然其油耗偏高,但与终身使用成本相比,其燃油成本所占的比例反而会降低。比如一款30万元的高级轿车,其30万km的燃油成本应该在15万元以下。
如果车辆的初次购置价格决定了车主的购买能力的话,那么油价上涨对紧凑型车主的影响显然更大,因为购买能力更强的中高级轿车的车主并不需要按照自己的购买能力支付与能力相当的燃油费用——购买8万元紧凑型轿车的车主经过这次燃油上涨至少需要额外支出大约0.8万元,按照比例,购买30万元轿车的车主应该多支出3万元才比较合理,但实际上购买30万元轿车的车主仅需要多支出1.5万元即可——对于普锐斯这种混合动力车型而言,其车主甚至可以比紧凑型轿车的车主额外支出更少的费用。所以,笔者认为,燃油价格的上涨,伤害的是购买力更弱的紧凑型轿车的车主。对于大排量车型的车主则伤害程度有限。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国家很快又通过消费税来调节小排量车主不平衡的心理——大排量车主不在乎油耗总在乎初次购置价格吧!
国内的油价显然不会停留在目前这个价位上,与全球燃油价格接轨是大势所趋。但这个大势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抑制更多的紧凑型轿车的购车需求,淘汰更多的紧凑型轿车的生产厂商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燃油价格上涨,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损害的主要是车主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谁为拥堵埋单?
城市里拥堵的路况并不仅仅是增加车主的时间和健康成本的支出,真金白银的支出还包括高额的停车费和违章的罚款支出、修车支出。这些额外的支出也同样导致交通费用的大幅增长。
不存在堵车的城市正飞速从我们这个星球消失。20年前,笔者从家到学校仅需要步行10分钟。20年后的今天,和我当年同龄的外甥有私家车接送也需要近50分钟才能到达学校,事实上,那一段路途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分钟车程,另外的40分钟是为这个城市的堵车埋单。而在那40分钟里,小外甥额外呼吸的废气将对他未来的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活在车辆更少的乡村地区,人的预期寿命更长。但在中国,人们还是更愿意生活在存在堵车的城市里,因为堵车意味着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仅仅在5年前,绝大多数城市并不存在收取停车费的问题。如果车辆不是停在公家的专用车库里,那大可以免费停在小区或者马路两侧。但仅仅5年里,北京、深圳、广州和上海等地的停车费用就一涨再涨。每辆车每月的停车费用在上述几个城市里也都维持在200元以上。当然,你可以直接把车停在马路边,但如果你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停车,那最可能的结果是:你因为乱停车而被交通警察开出200元的罚单。
拥堵的路况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即使不是很严重的事故,车辆修理的费用也会导致当月养车成本的增加。你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转嫁这部分风险,但考虑到目前几乎所有办理车辆险的保险公司都在盈利,因此,对绝大多数车主而言,买保险实际上是增加了养车成本。由于国内汽车保险日渐规范,更多的保险项目被纳入到保险范围内,这将导致车辆保险费的上涨。而且在国外,不少保险行业协会已经开始针对一些热销车型进行低速碰撞试验,以检测不同车型在发生车祸后维修费用的高低,从而决定这款车型的投保价格。从国外的试验结果来看,不同车型的修复价格差别非常大。某些紧凑型轿车的低速碰撞修复成本甚至高达车辆购置价格的1/3,而有些则不足1/10。所以,不同的车型购买保险的价格也会相差很大,国内目前还仅有少数几款车型由于国产化率低而导致零部件成本较高,因此车辆保险费用相比同类车型略高,其他大多数车型的保险费用基本处于同一个价位。但从长远来看,保险费上升是个大趋势,因为更多车辆上路将导致更多交通意外。
维修保养何时降价?
别指望5年后的旧车养车费用更低,那个时候车辆正值故障高发期,不仅保养成本会增加,一些零部件的维修成本也会大增。即使是普通追尾事故,如果你仅仅购买了强制的第三者险,那么你所面对的将是又一笔不小的额外费用支出。所以,如果可能,你还是选一款维修保养费用比较低廉的车型。
对于国内大量的新车用户,他们大多数还处在保修期内,即使出了保修期,也还没有体会过如何保养一辆5年以上车龄的车。虽然目前还没有官方的统计结果,但根据笔者采访维修站得出的数据,一款车型每次去维修站的花费与车龄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以一款10万元左右的车为例,它的维修保养费用在10年内基本呈现一种逐年上涨的趋势。所以,可以预见到,超过5年以上车龄的车,如果还在“4S”店修理,车主的花费将以一定的比率逐年递增,直到车辆没有维修价值而报废。但实际的情况是,超过5年车龄的车辆再去特约维修站修理的比率对大多数品牌而言都会低于10%,实际的维修费用会在表内的基础上减半,但即使这样,车主仍然会感觉车辆维修保养价格不菲。
根据本刊最近4年来对国产轿车价格和维修保养费用的统计,从2001年汽车市场“井喷”行情到2006年,整车价格下跌的幅度在20%~50%之间,但维修保养的价格却一直保持坚挺。从2004年开始,包括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雪铁龙等保有量较大的厂商陆续降低了部分零部件的价格,但就整个汽车市场而言,维修保养的价格基本保持了稳定。这种稳定与厂商对零部件流通渠道的控制程度有关。也就是说,厂商对零部件流通渠道控制严格,则该品牌的零部件价格就比较坚挺,如果控制不严格,则一方面市场上副厂件比较多,另一方面原厂件流失到非特约维修站,从而使得该车型的维修价格有讨价还价的空间。根据本刊最近2年的统计结果,国内主流车型30万km的基本保养费用大约占车辆购置价格的5%~40%之间,不同车型和不同品牌的差别相当大。
注:表中基本保养费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地区的各品牌特约维修站,基本保养费用包括机油、三滤和火花塞。初次购置价格则以进行上述保养费用统计的2006年1月各车型的厂商建议零售价为准。
品牌车型 30万km基本保养费用/万元 初次购置价格/万元 30万km基本保养费用/初次购置价格×100%
广州本田新雅阁 2.542 19.98 13%
一汽马自达Mazda6 2.415 18.78 13%
上海大众领驭 1.435 21.48 7%
北京现代御翔 2.801 19.58 14%
上海通用君威 2.427 18.38 13%
广州本田飞度 1.273 9.68 13%
天津一汽威姿 2.940 7.68 38%
长安铃木雨燕 0.741 9.28 8%
上海通用雪佛兰乐骋 1.842 8.49 22%
长安福特福克斯 1.887 16.58 11%
东风悦达起亚赛拉图 1.183 15.38 8%
从车型的保养费用我们不难看出,与同级别的其他车型相比,不少车型依然有较大的保养费用的降价空间。即使是基本由保险公司埋单的维修费用,考虑到不同车型差别较大的维修费用,在保险支出上也应该有挤水分的空间。但笔者认为,相比保养和维修费用,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服务技术和服务质量提高的问题,因为低劣的服务技术水平将很可能导致车主为此支出更多的维修保养成本。
即使不处在通货膨胀时期,油价和停车费也都在不断上涨。更便捷的高速交通同样会带来更昂贵的过路过桥费用的支出。更多的长途旅行不仅导致燃油消耗和过路过桥费用的增长,同时也将导致更频繁的维修保养支出。为了确保车辆安全,长途旅行的车主还需要寻找更昂贵的酒店,这样一系列的支出循环将使得我们这个时代的旅行变得越来越昂贵。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旅行呢?下面是一些旅行专家的建议:
建议1:在国内还没有类似“米其林红色指南”这样权威的旅行指南之前,建议你多参考各类旅行指南,制定更详尽、更周全的旅行计划,这样不仅能够省钱,更重要的是能够确保自己的自驾游拥有更强的自主性。
建议2:如果你购车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长途旅行,那么强烈建议你在购车的时候考虑用
车和养车成本。这个成本不仅仅是实际油耗,正常的保养成本以及维修的便利性都很重要。本文前面提及的那位“不是在去维修站保养车辆的路上,就是在维修站保养车辆”的车主所遇到的尴尬其实就是没有考虑当地车辆维修保养便利性。因此,地处西北或者打算长期去西北旅行的车主应该仔细了解目标品牌在这些偏远地区的维修站分布情况。在制定旅行路线的时候充分考虑车辆抛锚后是否能够获得及时的救援和维修服务。
建议3:车辆本身省油固然重要,但更周密的旅行计划很多时候能够节省路途。相比发动机的节油能力,车主的驾驶习惯和技巧如果得当,也能够节省不少燃油。有关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参考本刊的“驾驶学堂”等栏目。
建议4:提高车辆利用率来摊薄旅行成本。虽然国内尚没有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搭车”,但作为车主,无论是长途旅行还是市内短途驾车,如果能够通过“搭车”的方式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则旅行成本能够成倍下降。
建议5:这个是终极建议——如果可能,就放弃自驾车旅行,改用公共交通,以背包客的身份开始你的旅行生涯。这也是绝大多数西方旅行者所推崇的旅行方式——环保、自由并且节省费用。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