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祥
丁宏祥:这个问题应该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来说,进口车这块主要占据高端市场,大量96%左右的市场都是在国内市场,出口这块一季度大概是六万台,也就是百分之三点几,占整个国内的比例。进口这块是五万台,也占到不到百分之三的比例。主体市场毫无疑问还是在国内,出口这一块主要是谈的趋势和比例,出口这一块中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全球的汽车产业当中我们的分工、我们的竞争力就目的而言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比如说皮卡、中低端的轿车包括轻卡,包括大客车。我听金龙的陈总说过,欧洲大客车的成本是我们的两倍,日本大客车的成本是我们的1.5倍,韩国大客车的成本是我们的1.4倍,整个这些链条当中意味着大客车这个环节上这个细分市场上,未来我们可能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同样,在中低端的皮卡方面,中低端的轿车方面,包括一些轻卡方面,我们可能显示出我们比较强的竞争力。这是逐步往上提升的过程。
主持人:我有一点担心,刚才韩老师提到一点,汽车的产品和别的产品不太一样,这个东西卖出去之后不是就完了,不是一锤子的买卖,汽车销售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第二步就是整个销售网络以及服务网络。现在我担心我们的车这样大量卖到国外之后,后序工作能不能做好,如果服务市场不好,销售渠道不够畅通,人家买了你的车之后没有办法修理保养,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品牌形象的竖立。不知道长城在这方面是怎么样做的?
朱杰:对于海外出口这一块,主持人提到的问题也是中国汽车真正想走到海外去必须要做的工作。中国汽车要发展,尽管中国市场足够庞大,但是真正生存下来要拿到市场和全球性的企业同台竞技,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你愿意走也得走,不愿意走也得走。如果是这样一个问题的话,我们早一点走出去,到国外市场上检验我们的产品,检验我们的服务,反过来又会拉动我们自身的产品品质提升,我们管理的提升,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整体的汽车工业体系的提升,这方面的收获也是非常大的。
我们开始做海外市场比较早,现在在全球市场上已经建立起来自己的售后服务体系,这个售后服务体系里面包括自身的队伍建设,包括在工厂里面的人,包括技术的,包括专门处理各种资料的,包括文本翻译、技术资料处理等,还包括售后、三包、理赔、质量保证的。另外我们还有一支专门的队伍在各个国家开展工作,协助当地的售后服务体系,目前已经有三四个大的区域都有我们自己的售后服务人员进驻。
主销的区域开始建立我们的配件中心库,这样能够缩短我们的物流周期,在按照客户的车辆使用一旦发生问题之后,或者是在质量担保期内需要做一些维修保养的时候这些配件可以及时响应。我们在一部分国家,哪怕是急需的配件,12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到位。
主持人:企业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国外跟打仗一样,战线拉得长了之后,你的后备力量是不是充足就很重要。我们的某些汽车品牌可能在国内在本土销售的情况、大众的认可程度还并不是太高,我们坦诚说并不是太高,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当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放长线把自己的战线拉得过长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家门口的生意没有做好,远处的事也没有办好,我有一些担心,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刚才朱总讲了一下长城是怎么做的,清木,据你了解企业怎么做好家门口的战役和长线的战役打好。
俞清木:像长城这样包括吉利、奇瑞这样,有一揽子的规划,包括把销售分为海外销售、国内销售,并线作战。刚才韩教授说的很对,中国市场融入到世界市场,我在接触这些企业老总的时候,他们当时考虑生产和销售的时候已经把全球市场纳入进来了。中国市场已经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要在中国做,要在国际市场也要是这样的,而且中国的汽车企业相对来说比较多,产能过剩,我怎么扩大我自己的销量?我只要能卖到国外去,为什么不卖?这是一批比较有前景比较理性发展的企业。
的确还有一部分短期行为,只要能卖干吗不卖,这个有点像温州的鞋、摩托车在国外发生的事情,如果短期行为的企业多的话就可能造成这样的问题。在国外低价销售打价格战,最后毁掉中国汽车的牌子,毁掉中国汽车的口碑,造成很多问题。
(责任编辑:刘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