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中国汽车批评已经有中国足球批评的娱乐化倾向,当然,它的前提是两大产业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高层官员包括骨干企业似乎都急于在全国人民面前显摆,然而愈显却是愈见的露拙。比如一汽和上汽,饱赚中国人民的血汗钱之后,在发展“自主品牌”的舆论面前不得不高调投入其新的“自主品牌”战略,但是却一下子跌入贴牌与买牌的泥坑。
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时期,奇瑞车贴上跨国汽车商标销售,应该不是什么下策。首先应该承认汽车是一个普通商品,从中剥离它的意识形态属性,汽车的竞争便是国与国的制造力的竞争,中国汽车的制造能力不行,这个必须承认,即使现在已经有了自主制造.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但是,在机床业方面,由于长期的合资生产,人们注意了单纯的汽车制造一面,而机床业近乎被打入冷宫,中国的“汽车加工中心”都是依靠进口。所以日本人说,你不管怎么造,你还是要依靠我们日本的机床设备。所以,坊间断言,中国汽车市场换技术已经结束,这话说得太武断,没有逻辑。我们应该客观地看问题,并且脱离钟摆式的思维,从完全放弃自我摆到完全自我,不再与人合作。如果奇瑞某一款车贴上克莱斯勒的商标销售,它没有改变奇瑞车的属性,或者说加入一些克莱斯勒的因素,这肯定都是不会成问题的,据业内人士透露,奇瑞原是设计有针对美国市场的车型的,但是因故没有打入美国。如果是这款车型贴牌,恰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商业案例。
说起来,自主品牌不是目的,目的是提升自主制造的水平,提升综合制造国力,并且为人民提供好的汽车产品。黄海先生在搜狐汽车频道发文援引台湾电脑为例,说是台湾电脑尽让世界品牌来贴牌,结果钱都被别人赚去了。这显然属于一种唯利眼光,把好例子说成坏例子,从战略上看,台湾电脑藉此做得世界最大,没有台湾电脑,就没有世界名牌。当然,如果台湾也能制造处理器就好了,但是,世界上的饭总不能一个人独吃罢?如果中国汽车能有台湾新竹科技园那种能量,中国汽车企业制造的汽车能让世界名牌贴牌,至少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强大的呼吁自主品牌的声音了。况且,台湾电脑是有自己的世界品牌的。
坊间对奇瑞与外资合作的疑虑,恐怕是担心奇瑞成为又一个一汽或上汽,完全放弃了自己,为了暴利做稳了买办。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想当年一汽和上汽都是敲锣打鼓放鞭炮合资,并由此自废武功的,一汽尚且保留了商务车部分,上汽扔了上海牌,而且连拖拉机也没有了。奇瑞对此应有前车之鉴,没有自我,在当今的形势下,再想像过去那样傍个跨国公司就发财的梦是做不成了。克莱斯勒是最早在中国合资的企业,也是最不成功的企业之一,什么向克莱斯勒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等,都是废话,它如果很先进,大约也不会被奔驰所收购。奇瑞需要自己的管理方法,自己的制造技术,这个技术且不论是仿造还是创新,拿来为我所用都是技术,世界上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人类的共同成果。
中国汽车工业合资20年,合到后来连原来会做的都做不来了,这在世界工业史上都是一个大笑话,所谓邯郸学步是也。但它并不能证明合资学不到技术,至少它提升了中国汽车零配件水平。在家电行业,海尔是一个例子,人家海尔就从合资开始,然后独立发展,否认合资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应该否认的是,合资汽车企业的中方任什么都不想做,只想着坐地分赃,这才是中国汽车合资以后彻底拉美化的恶果。这方面广汽和北汽是能见到的例子。
那么,如果奇瑞制造一边坚持自己的品牌,一边贴牌让跨国公司销售,把持好一个合理的度,则应该完全没有问题。不要想着自己将世界的钱都赚来,中国汽车与跨国公司有竞争有合作才是一个常态。对于奇瑞的担心,反倒应该是它的体制问题,由于它是一个国有企业,现在又得到高层的过度关怀,有揠苗助长之势,现在看来,国有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感染相应的国有企业病,诸多大型国有企业如果不是依靠垄断的经营,其经营成果都会大打折扣。而汽车产业到了今天,再想形成垄断势能已经是不可能了,除非高层一定要毁掉中国汽车制造。
风险还是有,如果进行合资而不是单纯贴牌,奇瑞可能就会面临另一个问题,那便是支持自主制造的这一方力量会产生一种疏离心态,这支力量到底有多大现在说不准,但是奇瑞的崛起,与这一支力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奇瑞也像一汽和上汽那样,挟跨国公司之能量,获得中国汽车市场比例较大的份额,终而成为一个买办寡头,那就是一个中国人痛心的案例。
因此,从个人的分析判断来看,奇瑞可以贴牌,不宜一汽和上汽式合资。最不宜的是北汽和广汽式合资,一是奇瑞没有商务车,也没有珠三角那样好的地利,并且克莱斯勒以越野车闻名,而奇瑞实际上是依靠小型轿车发展的,更清楚地表达,就是依靠一款QQ存在,因此,即便是中国汽车高层高调支持,如果奇瑞没有了QQ,奇瑞就将一跌千丈!没有QQ的奇瑞,也将不成为现在的奇瑞。
现在的奇瑞,似乎还没有对QQ进行深入的文化理念的诠释,其实,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个时代的新文化基点,就像大众甲壳虫对应“跨掉的一代”的文化,对于“跨掉的一代”,在中国没有正确的分析,这且不论,只说拿QQ应对网络的一代,从此寻找它的文化基因或根源,即便是奇瑞在开初的主导思想并不那么鲜明,然而由于市场的认同并从此总结并强化,从而推出与网络时代相对应的新汽车文化,奇瑞可能会获得另一重天。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