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时有一种令人担忧的情况,就是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发布,以及“自主品牌”的发展达成产业上下包括界外一致共识之后,中国汽车工业开始了全面的烧钱运动。并且,这种烧钱运动并未引起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的关注,证明它的风险远远大于成功概率。
一汽投入75亿元推自主品牌,上汽的项目也都是计划几十亿上百亿的投入,仅收购罗孚的两款发动机的知识产权,就高达6700万英镑,如此巨大的项目,我看应该交由全国人大审核并由李金华来审计。另外,还有类似北汽的要求国家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自主品牌”项目,这种挟民意以争资本的手法,在其它产业也一样,但是,汽车由于是已经有百年历史的成熟产业,中国市场也已经引进所有跨国汽车公司,没有精确目标,没有充分的准备,仅由企业负责人高调承诺能拿出高端自主品牌,那实在是靠不住的。
今天早晨收到一份民间的产业报告,指出东风集团当年摆脱危机,依靠的是16亿元的军购订单和80亿元的债务转移,这件事早已有所耳闻,但是重读报告的感受仍然惊心动魄,于此,全东风集团掌门人苗圩扭亏增赢的神话也就可见一斑,一进一出近百亿元,这期间加上东风不断增加合资伙伴,这样的机遇即使是东风集团,恐怕也难遇等二次。幸而没有看到东风表态要拿出多少亿来搞自主品牌,从我手上的报告可以看出,它眼下实在是缺乏搞自主品牌的能力。
大企业在高调启动烧钱运动,中小企业也有这样的趋势,被强势的“自主创新“的舆论推波助澜下,成批量系列推出新车型的就有奇瑞和吉利,就是一贯低调的长城也启动了轿车项目。很坦白地说,中国汽车市场尚未进入到白热化竞争的程度,这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仍有暴利可赚,他们并没有启用低价武器,设若真正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跨国公司由于在技术.资本.管理.营销.网络和品牌等等方面占先,当他们拿出他们低价武器的时候,现在以低价优势步步为营的中小国企和民营企业,届时很可能就是人家刀徂上的鱼肉。简单举例说,即便跨国公司自己不愿上阵,他们一样可以遣使雇佣军,通用五菱就有能力杀伤长安!
我个人的观点认为,汽车工业发展,应该是一个均衡的态势,即有跨国资本,有国有资本,有民营资本,有借鉴技术,有自主创新,如果考察欧洲的汽车工业,他们的布局一直处于均衡状态,因此比较健康。正常的汽车工业是民营为主,国有为辅,跨国汽车公司的市场不要超过30%,最高不能超过50%,而这个比例则要由市场来决定,政府的产业政策应该在框架上做文章,政府不要投入市场直接参与运营。
鉴于中国汽车工业20多年来的深刻教训,在这一轮实际已经启动的“自主创新”运动,政府要坚决放弃虚荣心理,绝对不许支持高端轿车的发展,企业的自主行为不论,政府不应在资金上面投入,发展高端轿车风险巨大,它是中国轿车制造最薄弱的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应该扶持具有广泛市场的经济型轿车,扶持中小型的健康型汽车企业,使他们逐步壮大,经济型轿车的制造技术容易把握,并且这些年来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基础。发展高端轿车,占据一个前景莫测的小众市场,以弱拼强的蛮干行为,其结果是不难推定的。面对跨国汽车集团,从技术上和资本上竞争,都是国力所不能维持的,一个跨国汽车集团的实力,就不是我们的国力轻易可以抗衡的,地方的中小企业那就更不必提及。
话说回来,机械的严谨性,同样要求这个产业必须循序渐进,试图在一个时间段获得所谓的“跨跃式发展”,那是痴人做梦。一切的贪图口头表述上的快乐,最终都是以饱尝苦果而告终。由于中国汽车工业过去的产业政策,表面上是支持自主发展,但因技术层面上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所有制的准入限制方面,实际是抑制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近几年来舆论的强势批评扭转了这个历史,即已经获得的共识,要发展自主制造,准许个别民营入内,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来之不易。
然而,正如同所有的创造冲动,都是源于对创造激情和创造能力的结合,正如同一位在底特律工作的辩友说的那样,汽车技术可以买来,汽车文化不能买,汽车工业的管理方法不能买,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汽车工业的上游产业――机床业,这个现在完全靠买。假如中国汽车的竞争是一场战争,那么,我们的这场战争仍然依靠向对手购买枪枝弹药,这样的战争的获胜把握几何,我想明白常识的人都可以知道结果。
所以,政府在扶持汽车工业的时候,必须首先扶持中国的机床业发展,在直接的对汽车产业的扶持上,也应该扶持发动机制造,在这两项上中国能赶上国际现有水平,中国的汽车工业方有翻身的希望。再说明一次,我认可的汽车工业,它不是单纯的经济要素,它是一个民族的制造能力的提升,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制造国力的提升。综合起来,就是国家的装备业的提升。因此,我们才会不在嘲笑台湾军购的同时,自己也在向俄国或欧盟购买装备。
发展自主品牌,自主制造,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为这个常识能够成为全国的共识,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然而,由政府高调推动的这场自主品牌运动,特别是特大型国有企业巨资投入烧钱,一方面可能他们自身会血本无归,二方面烧死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届时,仍然是一场空,那才是最可怕的,在汽车工业发展上,我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但这样的付出不能接二连三。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