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更说明了刚才谈到的那个观点,强制三者险上了之后一定要有商业保险作为补充才是比较完善的上保险的方式。
7534:我个人对限折令的看法我觉得有点多次一举,打折是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博弈的结果,市场经济的结果。
沈小雨:作为市场经济,相互的竞争必须有各种各样的手段,实际上是所有竞争手段里面是最没有办法的,你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一些品种或者开通脑筋,最简单最容易的就是便宜点儿来吸引顾客,跟过去吆喝便宜了贱卖了。现在买车的人不一定经济实力很强,作为代步工具,或者作为生产工具跑小买卖,对于保费是很斤斤计较的,这种情况下打折可能能吸引他。
作为保险公司来讲,最怕的是出事,最盼的是大家都没事。中国是全世界每百辆车事故率最高的国家。
6653:我对保险公司的看法和经验是这样的,大公司也不一定可靠,我就是在大公司下面一个分公司上的,结果在指定维修点换的玻璃,假的,太不厚道了。公司的监管实在有问题。
9292:每次我的车到年终快到保险限期的时候,电话不断被人骚扰,我对这个问题曾经给交通台发过短信,没有什么结果。
主持人:不光是您,在座所有的嘉宾,只要车的保险快到了,一样倍受骚扰。最根本的问题在哪儿?
狄明:这就是一个现状,中国的特色。
主持人:只能无奈地说是一种特色了。
9238:是不是在7月1号之前赶紧先把保险上了是最好的方式?
主持人:现在我们买新车有的时候上保险人家说马上要涨价了,现在赶紧上。
狄明:我个人认为买保险实际上看待这个事情的角度,我有什么样的风险是需要去避免的,我才去选择保险。选择什么样的险种,买东西希望价格合适的时候去买,不希望在涨价的时候去买,我们多付出费用。但是从保险公司的价格来讲,孰轻孰重还是要先考虑好自己的风险在哪儿,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对你有用。
2354:听你们今天聊这个话题多少有点心烦,我还没想好到底买哪一部车,再磨蹭磨蹭到时候买车的时候价格保险费又都上去了。
主持人:要涨的话也涨不了太多。
李为杰:毕竟不会太高,现在是市场竞争,靠市场调节的阶段,不光有老的保险公司,还有大地保险公司,还有国外的公司也会进来。目前竞争下,可能价格仍然是竞争最直接的手段,因为口碑这些需要慢慢培养,如果要快速占领市场,可能价格还是一个很有力的武器。
主持人:即使7月1号限折令实施之后,保险会上涨,但是不会涨得非常多,您不用特别顾虑这件事情。
听众朋友最关心的集中在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让我们的嘉宾算算帐,买什么车,7月1号以后多掏多少钱,这种短信占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对这项政策持怀疑态度,现在中国上保险车险的市场比较混乱,上保险的方式各种各样,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他们认为所谓的限折令具体到实施上,可能只听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9095:你们今天说的限折令没有什么用,等着瞧,我肯定还能想法设法买到五折的保险。
现在很多车型在上保险的过程当中,有的保险公司进行这样的竞争,有的公司觉得他的赔付率高,可能在价格上或者条件上比较苛刻,但是有的保险公司因为要抢市场份额,制订出一些相关的比较优惠的政策用来吸引各种各样的客户。综合一下我们刚才听众的观点还有目前的市场操作方式,是不是可以给广大听众提一些好的建议。大家都在问怎么样买保险,用什么样的方式买保险更划算更可靠,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思路。为杰给我们支支招。
李为杰:我说说个人的经验,最近我周围也有好多朋友在买保险,而且大家也都知道保险快到期的时候,各种各样骚扰短信的同时也给你一个服务的功能。每个人给你打来电话以后,你说报一个价,我周围有五六个人最后都是通过保险公司直接95512、95518这样的电话直接算好之后,我们比较了一下,价格上相对来说比较占优势。还有一点,这是保险公司直接做的,不会受骗。它的服务可以通过快递给你递过来,你都不用跑。从综合的价格考虑,从可靠不可靠考虑,从便捷上考虑之后,目前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倾向直接到保险公司用他们的电话上保险了。
走代理公司上的价格,如果相对熟或者是特别懂行的人跟代理公司可能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在投保的时候,费率计算上,消费者其实是很模糊的,比如你的车有防盗器计算比例就不一样,有固定的停车位这个比例也不一样。是不是在城市或者五百公里以内驾驶汽车也不同。尤其是新手或者刚买车的人不知道这些优惠的费率,就不会跟他讲条件获得更多的利益。对车比较了解,对表现业务比较了解,可以面对面跟他争取条件,对代理公司比较好一点,代理公司优惠的额度会比保险公司大一些。
(责任编辑:刘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