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抛弃各种主观意识,将丰田作为一个普通的跨国汽车企业来分析,丰田已经进入多事之秋时段。 丰田创造了丰田模式,它也因此跃上了世界超霸级的汽车巨头宝座。但是,从丰田近几年的发展和它的存在问题来看,丰田带病作业已经有年,与福特和通用争霸是丰田的雄心,然而正当丰田冲着他人的软肋强烈冲击时,丰田忽略了自己身上的病灶。
也就是2005年,丰田从全球创纪录的召回127万辆汽车,涵盖丰田数个品牌,今年几乎是在广州推出凯美瑞的同时,丰田总部宣布,从全球召回21万辆道霸,这款多功能运动车在国外的名称为普拉多,原因是它的后轮轴存在致命隐患。丰田公司说, 他们将从日本市场召回数量大约10万辆普拉多,另外11万辆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欧洲和中国,同时也将召回。然而,这款车的制造时间却不在近时,是从 1996 年4 月至1999 年1 月所制造的老款普拉多。因为取名霸道而在中国饱受网民批评的普拉多,丰田公司是这样告诉丰田用户的:如果反复在弯曲的山路上以高速行驶,普拉多的后轮轴可能出现裂缝,最坏的情况是轮胎可能脱落。这是继三菱问题SUV之后,又一款日系的SUV暴露了问题。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丰田与一汽合作的锐志和皇冠发生油底壳和正时盒盖漏油故障,它是批量性的,丰田公司否认了对丰田更改设计的指责,丰田在它的声明中指出,是装配工艺引发的事故。就我个人的判断,丰田体系发生装配工艺上的事故,问题的实质可能远比更改设计更大!跨国公司在中国组装汽车更改设计,早年从夏利起,以后没有间断过,一是为了与跨国公司国外的产品保持差异,防止中国占有50%股份的合资车型出口,二是降低技术指数,减少配置以节约成本。虽然这种做法在中国也是饱受攻击,但由于中国自己没有轿车制造能力,也只能忍气吞声。然而,装配工艺出了问题,那就是说明丰田管理存在弊病,而丰田是以管理立足于世的,并由此而壮大起来。管理问题的接二连三的出现,足以扼止丰田向福特与通用挑战。虽然前面两巨头也自身问题重重,但比较起丰田的“管理问题”,从市场角度来说,丰田的问题对企业的伤害显然要大得多,因为没有“丰田管理”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丰田。
是的,丰田在上年度获得了十分满意的业绩,丰田公司(包括其集团企业在内)的销售额为21万亿日元,比2004年度增加了13.4%。这个业绩显然包括了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丰田从去年以来,在中国进行旷日持久的地毯式轰炸宣传,这是丰田在欧洲市场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征战中国市场以挑战世界巨头的希望所在,在丰田对其普锐斯.雷克萨斯.锐志.凯美瑞的推广过程中,用词都无所不用其极,这对丰田品牌产生了巨大伤害。
世界上没有实质上的完美产品,包括任何一种技术,都存在着它的必然缺陷,比如在节能减耗方面达到了极致,其安全性必然降低,这是一个简单常识。但是,丰田在推广凯美瑞的时候,喊出了“凯美瑞没有对手”这样的大话,凯美瑞果然是这样一款全能完美的产品吗?肯定不是,否则,汽车制造技术就是达到了终点,而达到终极目标是不可能的,即便是现阶段的汽车制造技术,丰田也不可能是全时全能。那么,丰田为何要喊出这样令人置疑的广告语呢?这说明丰田的自信心遭到了来自内部的打击,综合丰田在推广雷克萨斯时的极端用语,丰田力赌中国市场的战略可见一斑。
凭心而论,丰田的天津.长春.成都和广州的布阵,从地缘性市场布局来说,已经达到颠峰状态,即使像德国大众这样在中国经营时间最久的企业,也没有能够实现丰田的战略布阵目标,但是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远远不是地缘性布阵获得成功即可大功告成,通用驻守上海,它像保守的围棋手先占住了一个牢固的角,其市场占有率也不低。丰田的大规模扩张,走的是宇宙流,它使得它正真在收官时获胜的几率大大降低,因为北丰田的问题发生,势必影响到南丰田,反之亦然。汽车工业与房地产业的不同处在于,它的制造基础决定一切。即便是发生在东京和北美的问题,消息同一天时间就可达到丰田世界各地的市场,丰田凭什么超能可以在他非常短的时间里建立的组装基地实现其用长时间经营的基地的产品品质?
丰田太为自己的神话所陶醉,其实丰田应该看到,它投入天汽的另外两款坚持不用丰田标志的汽车市场反映就实在一般,这就是说,丰田制造脱离了丰田的标志之后,人们并不因为它是丰田的车型就去追逐,丰田以其品牌优势吸引了消费者,但是自己也沉溺于其中,那就是问题。
再说到锐志和皇冠,这都是在丰田的北方基地发生的,不能说是因为草创而没能达到其制造标准,并且丰田采取不召回的战术对待其消费者,这是不明智的,无疑是在暗示后来的消费者,以后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总之,一连串的负面消息正将丰田拉入一个灰色时区,从历史梳理过来,丰田的声誉在中国,远没有1980年代丰田在中国的影响,那时候丰田只用整车进口中国,而今天丰田在中国的东西南北都布局甚密,特别是从丰田去年来的高调宣传开始,丰田正在亲手摧毁丰田神话,即便丰田在技术上暂时处于某种领先,但是丰田的体系已经发生了混乱,这才是致命的。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