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我国今年1~11月份的汽车产量达到405.3万辆,其中轿车产量为180.11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0.53%和83.74%,汽车销售391.75万辆,同比增长31.25%,轿车销售173.17,同比增长69.95%。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汽车营销队伍迅速壮大,汽车营销成为国内就业需求最旺盛的行业之一,部分汽车营销人员也进入了高收入队伍。与营销人员需求快速增长和收入迅速提高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由于应聘汽车营销人员的门槛过低(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就可以),汽车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但没有提高,却在呈下降趋势,其结果是导致汽车消费服务满意度降低,汽车销售过程中的投诉大量增加。
汽车消费和普通日用品消费不同,普通日用品价值低、技术含量低、消费者对消费的产品的性能、使用等都非常熟悉,而汽车是高价值、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使用费用、操作使用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普通消费者对汽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相对匮乏,因此,正确引导消费,为消费者选择一款最适合自己的汽车并提供完美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是汽车营销人员和汽车经销商必须尽到的基本职责。然而,目前我国汽车营销队伍80%以上的是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这些人员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销售行业从事销售工作。很难想象,这些自己对汽车知识和营销知识都知之甚少的营销人员,能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能够为经销商和汽车制造商留住忠诚的客户。
汽车经销商最有价值的两项资源,一是经销的汽车品牌或者说销售平台,二是营销人员。当平台相同时,营销人员的素质就成了汽车经销商的成败的关键。营销队伍是贯彻企业营销理念,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是联结消费者与销售企业的桥梁,其本身就是销售企业的招牌。汽车营销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了汽车经销商的业绩。因此,营销队伍水平的低下,经销商也非常苦恼。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实施行业准入制度和内部培训制度是关键。
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对从业者提出基本的准入条件在国内医药等技术要求高的行业已经有成功的经验。在汽车营销行业,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汽车经销商同医生、会计师、公众安全等职业一样是最受国家控制的职业之一,对汽车从业人员也有严格的招聘标准和培训安排。因此,为尽快改变目前汽车营销队伍状况,适应市场发展要求,作为我国汽车营销行业的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尽快制定汽车营销行业准入制度,使汽车营销人员实行持证上岗。
行业准入制度可以普遍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但要满足经销商和营销人员的全部要求还难以达到,因此,经销商自身也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内部培训制度,以适应消费者对营销人员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各大汽车制造商普遍施行的培训制度是店长培训制度,集中培训各地4S店的店长,再由店长回去传授给自己的员工,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传授方式,使培训质量大大折扣。因此,要真正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经销商必须建立自己的培训制度,由专业培训或咨询公司,针对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专题培训。
美国汽车营销行业有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汽车营销从业人员包括销售人员、财务人员、行政人员、技术人员等在内年人均售车达到18辆,而中国的年人均售车不到1辆,差异之大可见一斑。中国汽车营销队伍素质的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徐向阳,北航汽车营销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