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POLO更名为“劲情”和“劲取”,外形趋向“强悍”,最低售价有望破10万元
老款POLO即将成为过去。制图/赵斌
随着桑塔纳车型的老化和高尔的失落,上海大众迫切需要一个冲击市场的品牌,这一重任落在了POLO的肩上。
昨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大众)宣布新POLO下线,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已经为市场熟知的品牌遭到了改造,被命名为“劲情”(两厢)和“劲取”(三厢)。上海大众表示,这两款车将进一步拓展上海大众在A0级高端市场乃至A级市场的产品布局。新POLO将一改过去“圆润”造型而变得“强悍”,其出场的意义除了抢占市场以外,还是对上海大众改革的再次检验。
POLO是姓不是名改造款外形大变
自上海大众领驭的热销后,其改款POLO成为车市关注热点。上海大众内部人士透露,POLO和劲情、劲取之间的关系就是姓和名,POLO是姓,劲情、劲取是名,而之所以用“劲”字,是因为新POLO动力和外表将更加强悍。而两厢和三厢针对的目标群体非常不一样,所以分别用“劲情”和“劲取”来命名。
据上海大众方面介绍,新POLO也是德国大众和上海大众联合开发的,而此前POLO在中国叫做同步引进,因此新POLO肯定是有着德国大众最新设计理念的核心元素。其中U形脸、灯的设计理念都是继承德国POLO
GPI的设计。
这两款车保留了POLO品牌固有的精良工艺和优异的安全性能,以及时尚动感的风格元素,外形设计上更突出豪迈、刚性、奔放的特征(如U形前脸、魅眼晶钻大灯、侧面棱线设计),在内饰和装备、动力系统方面也进行了全新开发,是上海大众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为中国市场度身定做。
上海大众内部人士表示,从POLO两厢、三厢分开命名,针对两厢、三厢消费群体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定位,同时在外形设计上新POLO将一改以往圆润可爱的外形,变得更“强悍”,就是想要拓宽产品在市场上的布局。
德国POLOGPI是POLO家族三十年来动力最强劲的一款,搭载1.8T发动机,6档手动变速箱,内饰则是POLO和golf的组合,大灯熏黑处理,但是德国POLOGPI没有三厢版本。
新POLO布局拓宽低款有望破10万
据上海大众北京的一位经销商向记者透露,新POLO在市场策略上,最大变化将是拓展产品布局,从排量到配置都有所拓宽。
该经销商表示,新POLO很有可能是,低款价格在十万以下,针对普通老百姓家庭,而在原有的技术含量基础上,标准降低,在刹车系统,发动机系统上的配置都会有所下降。但同时,新POLO最高配置可能会搭载1.8T发动机,针对较高的消费群体。此外,还会明确两厢和三厢的目标消费群体。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海大众在贴近普通消费群体的低端市场影响力一般,随着桑塔纳车型的老化和高尔的失落,上海大众目前非常需要一款车来争夺普通消费群体的市场份额。这样一来新POLO将直接和广本飞度、标致206,乐风和雅绅特竞争。考虑到国家一系列建设节约型社会和针对小排量车有利政策开始实施,以及不断攀升的原油价格,已经使得A级车及A0级车成为车厂决定胜负的重要战场。
此前在以公务车为主的国内市场形势下,上海大众更多地关注产品本身。现在,在坚持引进高品质产品、保持产品质量的同时,上海大众迫切进行了基于消费者的分析,明确产品定位在具体消费群体;然后根据这些消费群体的需求,设计开发满足这类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能否复制领驭辉煌上海大众面临检验
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将帕萨特改为PASSAT领驭,上海大众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而此番对POLO进行大手术,也表明上海大众希望用新款POLO重复领驭热销的故事。
“如果说PASSAT领驭的上市,是上海大众在研发、本土化方面迈出的重要步伐,那么新POLO将是对上海大众改革的再次检验。”一位经销商说。
“Basezero(一切从零开始),丢弃20年的积累,一切从零开始。”上海大众总经理陈志鑫说,2005年对上海大众来说更重要的是,这是变革的一年、创新的一年。
PASSAT领驭与上海大众老款的帕萨特相比,在上海大众研发部门主导下,从整体外形设计到内饰的改进,领驭焕然一新。领驭的设计完全从中国市场的消费特点出发,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消费者调查。从那时起,上海大众事实上对其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位,对其市场进行了重新的分析。
2005年11月,领驭上市首月销售7000辆。2006年2月,上海大众压倒上海通用赢得月度销量冠军,PASSAT领驭自上市以来,已连续数月销量在1万辆以上。今年有两个单月销量直接把历来中级车冠军广州本田的雅阁轿车拉下马。在领驭的带动下,上海大众其他车型也开始出现了上升之势。
领驭的故事证明,上海大众对车型的本土化改进研发的实力不容小觑。近期陈志鑫曾对媒体表示,未来,上海大众将推出更多完全由上海大众主导开发的车型。
但是新POLO的上市进程仍然体现了上海大众的谨慎小心。
“不是一个产品的成功就能够证明这场变革的成功,甚至两个、三个产品的成功依然不能。”陈志鑫说,需要持续不断的产品成功才能证明这场变革是有效的。 (责任编辑:赵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