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国内成品油涨价以后,发改委释出此轮涨价的官方说明,个人解读之后除了一头雾水之外,最终的感觉是官方说明发生了逻辑性偏离。中国的成品油目前与国际市场的差价相差10美元,这在纯粹的自由贸易方面可能存在问题,理论上中国要获得更多的石油,油价就必须高于国际平均油价,如果中国市场的油价高于100美元一桶,国际石油商就会挤破中国国门。 所以,持这种理论的专家一再强调要收窄中国与国际市场的石油差价,因此推动国内成品油涨价,今年两个月之间即涨价二次,而且本次涨价的幅度也前所没有。
但问题是,一个商品的价格不是孤立的,它跟同一个市场的其他商品价格有着必然的关联,特别是与劳动力价格和国民年均收入关联,以汽车工人为例,德国汽车工人工资平均每小时50欧元,中国汽车工人平均一周工资也没有50欧元。中国国民年均收入以最富裕城市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为例,也只有3000美元,全国的国民平均年收入大约在1000美元左右,但是美国的国民年均收入为37500美元。拿劳动力价格相比,拿国民购买力相比,中国油价应该比国际油价高得多!所以,官方解释中的“我国消费者负担低于欧美”是不成立的,单纯的价格比较也是没有意义的,让中国人拿着中国式的低薪,消费美国价格的石油,谁负担高低一看即明。
中国油价要不要与国际接轨?我以为暂时没有必要,即便是要收窄与国际市场的价差,这个步骤应该可以缓行,因为从官方提供的资料来看,中国的原油生产(或采购)单位的中石油.中海油都是红利滔滔,去年的年报显示,中石油盈利1333.6亿元,中石化盈利395.58亿元,中海油盈利253.23亿元。只有他们的下游产业发生亏本,其年报显示炼油业务亏损35亿元。那么,这个亏损只需在石油产业内部稍许平衡,中国整个石油行业的赢利能力仍远远高无其他行业。
也就是说,只需原油生产企业向炼油企业稍许让利,炼油业亏本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官方发言承认,中国的石油产业属于不充分竞争产业,既然不是市场竞争的价格,发改委完全可能在其中修改原油生产与炼油生产企业的交易价格,因为彼此同属国有控股企业。如果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那么问题还要大,那就成了贫穷的中国人为世界富裕的股东打工了。
关于石油产业不是垄断的产业的官方解释(见搜狐财经报道),则更偏离逻辑了,我搜索了一下个人的信息库,其中有一条来自CCTV的消息:“据国务院及财政部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的决定》以及《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自2006年3月26日起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集团公司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这三大集团下属的中石化、中原油气、石油大明三家上市公司4月4日发布公告证实,公司已经开始缴纳石油特别收益金。业内人士表示,这就意味着市场议论已久的石油暴利税终于浮出水面了。”
同样是国家下发的官方文件《国务院关于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的决定》,应该可以据此确定,中国的石油产业既存在着垄断,也存在着暴利。如果按此次发改委的官方说明,中国石油行业不是垄断行业:“与此同时,该负责人驳斥了石油涨价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公司的垄断造成的说法。他表示,我国石油行业是政府管制下不充分竞争的行业,但石油工业客观上需要规模经营。石油勘探是高风险领域,资金投入巨大;石油炼制需要一定规模,近来世界新建炼厂规模大都在1000万吨以上。为降低石油勘探开发的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石油公司开始了新一轮的兼并重组,在向着大型化、超大型化发展。”(见人民网,新华社记者赵承
刘铮)如上所述,石油产业仍在垄断,并且事实也是垄断,不能说有国际垄断就不是垄断了,这其实是不必驳斥的,我倒是认同世界贸易协定(WTO)以后,中国市场将会有外国石油公司进入,在中国投资生产和提炼石油,由此给中国石油市场带来不确定因素。
国际石油公司进入中国,担心中国低于国际市场的油价引发中国石油外流,用这一条来解释中国成品油必须涨价,似乎顺理成章,但这里面仍有问题,因为中国原油储量有限,已经探明的油田都已经由国有石油企业开采,外资进来从事石油业务的可能性,极大的可能会限定在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服务,而且外资炼油的原油来源,也大约只能限定在进口原油,如果是外资进入中国炼油和销售成品油,他们从国际市场将原油采购进来,再加工销售成品油,岂不是中国的低油价更有竞争力么?如果外资进口原油在中国提炼而转销国际市场,就如同其他产业在中国加工一样,那也不可能影响中国本土石油产业。如果外资进口原油在中国提炼外销,而且有利可图,那只能证明中国的炼油企业效率低下,成本居高,反而说明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存在下降空间。
只有一条官方说明接近逻辑,那就是中国成品油价与国际油价存在差距,影响中国原油生产和采购的积极性,理论上中石油.中海油在国际市场开采石油输回国内与输往国外获益不同,但如前所述,中国石油企业担负着中国石油供应的使命,它本身不是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也就是说,它的使命或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往中国国内供油,比如我国从其他国家开采和采购石油,都是由政府出面的,没有政府的努力单凭石油企业自身能够获得世界石油资源吗?因此,这一条也不能够成立。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