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就在吉利金刚在郑州首发上市后的第4天,在共和国的首都北京,自主汽车品牌的爱国情怀得到完全释放:吉利控股集团金刚轿车装备共和国三军仪仗队暨赠车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两辆黑色的金刚轿车将作为三军仪仗队的外事用车,活跃在党和国家、政府领导人接待来访外国元首和首脑的检阅仪式上。此举不仅是我国自主汽车企业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表现,也标志着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吉利汽车将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代表,聚焦世界目光,接受国际检阅。
埋头造车 品牌理念不断完善升华
吉利的发展,充满了荆棘和坎坷,也造就了李书福极赋传奇色彩的“追梦”之路。
1986年11月6日,李书福以200元创业资金,从茅草车间起步,创立了吉利企业。
1996年5月,李书福成立吉利集团,走上了规模化造车的发展道路。
李书福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活着就是造汽车,没有别的。
最开始,由于看到国际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试图瓜分中国增长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而且作为家庭交通工具的轿车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吉利集团在李书福的带领下,一直以“造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的车”为企业的宗旨和追求,所以,低价格是其市场优势所在。正是由于有吉利和李书福等一批民营汽车企业和企业家的存在,才能将中国汽车市场价格,特别是进口车的价格不断拉低,让中国消费者既买得起车,又得到实惠。
随着吉利汽车的不断发展,标志着吉利造车技术实现质的飞跃的汽车研究院的诞生,李书福的造车理念也在不断调整:由当初的“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车”转变成为“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不仅买得起,质量还要好。
尔后,吉利汽车在香港H股上市,发展成为拥有路桥、临海、宁波、上海四大生产基地,已经具备了整车造型、车身、底盘、汽车附件、发动机、变速箱、整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设计能力,并初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美日、优利欧、豪情、美人豹、华普五大品牌矩阵,并实现批量出口,吉利汽车的造车理念再次飞跃: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从这个轨迹中不难看出,李书福和吉利的追求是车的品质和品牌内涵越来越好,车的销售范围越来越广,不光是中国,更要让全世界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吉利汽车的低价格和高性能。
吉利金刚的下线、上市以及即将于年内推出的彪王是吉利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突出代表。这两款车集中了吉利汽车研发技术的精华,不光装配了吉利自己设计制造的各种排量的发动机和手动、自动变速箱,还配备了多种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装置,这也标志着吉利正遵照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律,逐步实现竞争优势由价格向技术的转变。
经受考验 超常发展赢得市场珍重
1998年8月18日,第一辆吉利豪情汽车从临海下线,当国内首家民营企业涉足汽车行业时,曾经遭受过多少褒贬与非议。有人称李书福为“汽车狂人”,有人称吉利为一条“鲇鱼”,还有人编了顺口溜,讥笑吉利汽车是低质低价,安全没保证。
李书福也一直对外界说,对于造车来讲,吉利还是一个婴儿。但是,婴儿不会永远是婴儿,婴儿毕竟要长大。而给吉利这个婴儿奶水和营养的,是汽车市场。
1997年进入造车领域后,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集团的营销与服务网络遍及国内各地,现已拥有109家4S汽车专卖店和689余家品牌经销商以及569家售后服务站,另有430余家零部件供应商网络。吉利以产销量年平均增长117%的速度进入中国国内汽车制造企业“3+6”主流格局。2003年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吉利从2003年起连续三年入榜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两年进入中国汽车销售前十强。
2005年吉利出口近7000辆,同比增长40%以上。
应德国法兰克福车展的邀请,2005年9月12日,吉利携旗下五款自主研发的新车代表中国企业参展,结束了这个车坛“奥运会”百年无中国汽车参展的历史。在本次车展上,吉利对欧洲市场进行了直面式的产品和品牌展示,收获也颇丰:车展期间,到吉利展台参观者达到50多万人次,媒体2000多家,来访客户500多个,来自100多个国家,意向定单10万余台,吉利成为此次世界顶级汽车盛宴的最大赢家。
继2005年9月受邀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后,吉利再次受邀参加2006年1月举行的美国底特律车展,成为唯一一家半年内两次受邀参加世界级车展的中国汽车企业。
三军仪仗队风采
吉利的出口策略是一个比较清晰的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主要是出口非洲、中东、拉美等汽车技术相对落后的市场;第二阶段则是挖掘相对发达的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市场——在马来西亚设CKD工厂正是该战略的一个体现;第三阶段则是最终能打入发达的欧洲和北美市场——因此吉利在国际顶级车展中选择了法兰克福车展和底特律车展。
为实施国际化战略,吉利已制定出未来十年的规划蓝图:到2015年,将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在国际市场份额将达到2.5%,力争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吉利已经在品牌营销规划、业务流程再造、经营管理创新、人力资源整合、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实施信息化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近几年,吉利新招迭出,创造了国内同行诸多“第一”的奇迹。第一辆“美人豹”国产跑车的推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款自动变速箱的成功研发并量产,在马来西亚建设生产基地,与香港共同开发中高档轿车,制造出中国第一辆方程式赛车等等,吉利的“第一”赢得了消费者的眼球,令国内同行刮目相看。
截至目前,吉利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已达到近50万辆,成为我国民营汽车企业和汽车自主品牌的杰出代表。
突破瓶颈 自主创新成就强国梦想
当媒体采访李书福,吉利为何能在短短10年内取得如此成就时,李回答:自主创新。通过自主研发来提高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把中国已经形成的服装、鞋帽、纺织品、石油、化工、电子电器、模具塑料、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等等,这些方面的优势要把它通过集成、创新、优化,变成汽车行业的优势,这样就可以产生比较好的利润。
目前,吉利汽车已经成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象征之一。李书福说,吉利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四大法宝:一是自主品牌;二是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三是拥有自主产权;四是拥有自主研发能力。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国的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我们一切的一切都是为这个目标而奋斗。
李书福说,正是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才造就了吉利自主创新的今天。今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曾庆红、曾培炎、吴仪等,或参观吉利自主创新成果,或亲临吉利视察,对吉利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谈到为什么会选择装备三军仪仗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李书福说,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爱国的情结,就造不出好的,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任的产品;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爱国情怀,就会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沼,爬不出来。吉利是一个发展中的民营汽车企业,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活动,表达对祖国,对军队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没有任何功利因素。
李书福还透露,吉利要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汽车制造技术,将来在装备国防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余建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