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十个城市里面有两三个不是直辖市也不是省会城市,我想听听钟师先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钟师
钟师:刚才徐先生谈到为什么深圳比北京得分超前,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北京的人文交流包括Crossover的味道最浓,但是因为历史太长,大家有点盲目,觉得理所应当,倒没有把它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感觉上不新鲜了,虽然是一个既成事实,深圳从零开始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几百万人繁华的都市,世界各地的人在里面穿行,大家觉得Crossover的味道更浓一些,可能记忆比较深刻一些,这也是深圳比北京排位稍微靠前的原因。 北京的人来人往包括国际间的流通当然是全国的经济、政治、交通各方面的枢纽应该是最大的。但是就是这个感觉新鲜和不新鲜的问题,可能深圳得分高一点。
这十个城市排名前五位的城市恰恰也是汽车全国最大的五个城市之一,所有的企业都明白,这五个城市是中国城市汽车市场最重要的堡垒,也可以看得出经济总量对于汽车市场的影响力。至于合肥、郑州包括沈阳,不是太好说,合肥为什么能挤到前十位我没来得及做研究,大连为什么没有取代沈阳也比较纳闷,这里面的道理我还没有仔细想明白,请高人指点。
徐长明:刚才为什么说Crossover跟经济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以后,经济活动就比较频繁,经济跟各地的往来也比较多,人才也成了聚集地,这样自然而然经济发展带动了沟通交流从各个角度,经济是一个核心,有了经济大家就跟着交流了,人员交流也比较多。
康明:对人才有吸附作用。
徐长明:培养提高自己之后,回到自己的地方再去创业,可能都有。跟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
主持人:我们在5月17号曾经请到著名的社会学家袁岳先生还有万通房地产集团的董事长冯仑先生和奇瑞销售公司的李峰总经理谈过Crossover的城市评选标准,经过十来天十个城市出来了,我想回顾一下几个标准,请秦总发一下言。
一个是城市的多样性,一个是创新性的生活方式这个城市特别容易接受,一个是年轻人感到自由,还有民营经济比较活跃,还有一个指标城市近二十年来的移民总量很大,通过综合的指标能够理性看出应该这么评,但是网民的评选不太一样。
秦总怎么看待这十各城市?
秦力洪:标准很重要,关于Crossover用什么样的标准评选,谁说的都不是最终结论,值得探讨一下。刚才几位专家基本都讲出来了,上次讲到的五项标准是一些现象,深层次的原因三位专家讲了,三个关键词,文化、经济、人才。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三个词是一个纬度,还有一个纬度要加进去,就是动态的过程,经济、文化、人才再加上变化和包容。
我打个比方,比如我们说西安和深圳比文化,不管历史感还是文化的深厚程度,西安是有实力的。但是相对单一,比如一盘很好的拌莴笋,现在评的是素什锦。另外就是变化的速度,北京很多人习以为常了,最近20多年我们回顾到投票榜的第一位,我试图站在网民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深圳给人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20多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标杆性的地方,从改革开放以来最能够体现中国近20几年经济发展浓缩的地方,可能深圳相对比较有代表性,它的新兴经济的成分、外向经济的成分相对比较大。反过来由于外向经济、新兴经济的?
比较大,年轻人群比较多,网民的群体比较大,网络投票受通讯工具的限制也是比较突出的。
另外十几家平面媒体的报纸也在征集答案,它们的答案稍有不同,也许晚几天才能知道,读者人群更加广泛一些。我还是比较同意刚才几位专家分析的,前面十个城市跟我个人之前的预想也大差不差,特别对于深圳排第一位,不是事后诸葛亮,我也事先想到了。多元化跟任何地方比,有一些差距,但是包容性方面给人感觉充满年轻的地方。
主持人:今天的探讨反过来让我们重新反思一个城市,多元文化有没有价值,多元文化的交叉性,用“酷越”这个词来解释。Crossover是酷的音译,越跨越边界摆脱束缚,有一种解构之后的重新建构,有更高效的生活方式。我们反过来再想,我们选这个城市的目的,哪些城市应该能够提炼出对全国造成更大影响的多元文化,带来一种风气,带来一种时尚。我们看看这十个城市里,哪个城市到现在为止对中国的影响最大?
北京、深圳、上海这三个城市可以比较一下。
秦力洪:为什么选酷越城市,选出来有什么意义?这个东西不是热闹,最大的意义就是酷越是打破常规的,所以是孕育创新的。现在各行各业整个社会提倡一种创新的文化,一种创新的精神,在文化很单一,很排外的情况下,创新是很难被孕育的。就是这种交融感、快速变化、年轻、节奏快的感觉在这样的城市、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面比较容易孕育出创新的元素,这是评选酷越很大的动因,看看创新的驱动力来自什么地方。
主持人:这几年大的金融会议都在上海开,刚开始评的时候,上海排第一,排了两到三天第一,后面深圳后劲出来了,跃居第一,上海排第二,北京排第三,后来北京上来了,形成目前的格局,相信后面还会有变化。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三个城市对于国内的影响力。
钟师:很荣幸五个城市里面有三个城市和我有关联度,北京是我的居住地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上海是我的故乡,杭州是我的老家。浦东开发十年以前,上海挨不上,只是工业中心而已。人际交流包括很多开放度各方面远远没有达到像北京这种天然的优势,不具有北京的天然夜视。浦东开发以后,整个上海变成至少远东很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
原来上海全国很多方面的人认为是比较排外的,比较自恋,很多天南海北的人有这种看法,不能叫偏见。现在一个外地人到上海购物问道,即使你能说上海话,首先还是说普通话比较好。上海现在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包括全国各地的人都在那边呆着,世界各地的人,可以看各个国家的人都愿意在那边工作居住,实际上从语言上就能感觉到这种很鲜明的变化。很多事情在办公室都需要说普通话,各地来的人实在太多。
主持人:这是上海的新现象。
钟师:甚至有些外资企业你可能光说普通话还不够,还要都说英语。从语言上面反映出来上海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基本能排到前三位也是有它的道理。
主持人:今天我们出现两个地域,我们可以暂时PK一下。康理事长和徐主任可能对北京的认知更多一些,你们对北京和上海之间对全国的影响力,刚才钟先生提出浦东开发之后开放性越来越强,秦总也在上海住。北京看上海包括看北京自己,在全国影响力有没有什么压力?
康明:我觉得不是压力的问题,各个城市有各个城市的特色,这是不言而喻的,不可能所有的城市都是一个面貌。就北京和上海的问题,老早以前写过这个书,改革开放之初讨论过这个问题,讨论两个城市的人文特点、差异,已经讲了很多。我认为当时讲的恐怕还是有点感性,有失之偏颇的地方。但是一个城市肯定有一个城市的形象,这是不言而喻的。它可能偏重经济,这个形象都是正常现象。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刚才提到跟西安的比较,北京应该说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确实有一千年的文化沉淀,作为老北京人,几代京城,天子?
旗子弟的遗风,这个包袱很重。这些年来作为政治中心带来相对文化的中心,严格讲已经有古老的一面,同时有很多新的一面。 我个人认为北京市也是包容性比较强的,比如说刚才讲到的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音为基准,而北京音为什么作为基准?不是想当然的,普通话只有四个音,历史上四声八定,调很多。只有最简单的东西最容易学的东西才能传下来,普通话以北京音为基准也不是平白无故的。而且现在民族兼容,比如北京讲儿话音,有些专家认为是典型的突厥语的痕迹。
十里洋场的上海,在北京历来是一个象征,在中国历来是一个象征,刚才钟师提到作为排外的情况,遭人不痛快的感觉,哪个城市大了都有这个问题。以前武汉人、杭州人都说这个,城市大了都有这个问题。经济首都,在中国是执牛耳的,这点无庸置疑,而且经济规律要求大量吸收资金的同时要吸收人才,在融合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海派文化,这都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徐长明:前十名占全国经济的总量已经很大了,像上海整个长三角、长江流域都是有影响的,北京最保守地说是环渤海一带,不仅仅对这一带有影响,对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都是可以想见出来的,影响非常大。
主持人:从南方有广州、深圳这样的珠三角城市的酷越影响了周围很多城市的酷越,上海又影响了华东江浙带的酷越,再往上蔓延到南京、青岛。
秦力洪:苏州也挺靠前的。 康明:苏州没进入前十位很意外。
徐长明:为什么咱们要做这个活动,意义在什么地方,实际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个活动,从经济角度来说,多元的文化,如果老百姓对酷越有了解之后,对经济上很有价值。酷越理念,打破很多现有的东西,是创新的一种文化。这种地方可能更适合新鲜事物、新兴行业的发展,比如说高技术的行业电子信息业,最知名的企业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属于创新型的行业比较适合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它的消费品更倾向于有交叉的东西。其它领域里面也是有交叉的,刚才谈到社会学和经济学讲的沟通交流,汽车里面可能有它交叉性的产?
有交叉的边沿科学,自然科学、边缘科学,这些东西都适合在这样的地区,所谓酷越的地区去发展。这个本身评价出来之后,将来在经济界里面,我这个行业是需要创新文化,那你应该到这个地方去发展去落户可能比较好。
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都是经济带来酷越的东西,反过来现在又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秦力洪:文化又来促进经济。 徐长明:再一个对周边的带动,上海对周边的带动,全国有几个大的酷越中心,全国的经济就发展起来了。
秦力洪:形成酷越圈。
徐长明:广州、深圳就是长三角,北京是环渤海,沈阳起来了就是东北经济,对东北文化的带动也是很大的。这个项目的意义,再深挖的话,不说别的就说经济含量都是很强的。
(责任编辑:郭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