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加筑的门槛,日益激烈的竞争,让当初怀着造车梦想,手握大把热钱的浙江相关产业投资者们渐渐恢复了平静。
“一位朋友前几年做钢材生意,手里有个把亿闲置资金。由于与汽车制造企业有供货关系,因此也想切入商用车制造领域。 ”浙江一位整车制造企业内部人士透露,“但与之前外行资本靠单打独斗力量造车的思路不同,他这次想找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整车制造企业做靠山一起做。”这样一方面可以借对方的品牌和市场力量,降低进入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运作不成功时也便于自己快速退出,化解部分投资风险。
这种思路变化是与汽车产业环境变化密不可分的。在经历了“奥克斯事件”后,消费者的观念正逐渐成熟,品牌影响力已经在乘用车、商用车等各个细分市场显现出来,新生品牌的生存空间已逐步缩小。
2003年蜂拥而入的外行造车者,多数采取了“边走边看”的策略:把盘子接下来自己先做,试探有没有进一步向上走的空间;形势不利就甩给下一个接盘者。但在目前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以及二线企业均已经完成了各自的产业布局的前提下,这种思路很难执行。“有的项目寻找下家已有半年多时间了,但就是没人愿意接盘。”有知情人士透露。
外行造车的进入风险在不断加大。“2005年,很多汽车企业的产销都挂零。在两三年前,这对外来资本而言还是不错的进入机会,现在却成了资本黑洞。”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位辛苦进入整车制造领域的浙企人士也表示:“和已经进入整车制造的浙企负责人聊时,大家都有一个感觉:做得很累。但是已经投入了资产,有的投入已经占企业总资产相当大的比例,也只有一路走到底。”如此的处境也打消一批持观望态度的浙江零部件企业的造车冲动。
“整个瑞安只有云顶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与一汽集团合资,于去年7月份成立了一家由云顶控股80%的专用车制造公司,规划年产1万辆自卸车和厢式车,新产品要到明年上半年才面世。”瑞安市经贸局一位人士表示。
2003年国内车市鼎盛时期,在“产业相关多元化”理念的带动下,浙江有4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欲进入整车制造行业。在素有“中国汽摩配件之都”之称的浙江瑞安市,跃跃欲试想进入整车制造行业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很多比较大的零部件企业,在给国内整车企业配套时,发现整车制造行业有较大利润空间,在吉利汽车取得成功的示范效应下,大家都想来博一把,赚取利润以提升产业层次。”瑞安一位汽摩配件企业人士透露,当时,浙江省一位副省长来瑞安考察零配件企业时许诺:只要符合条件的零部件企业,可以考虑上汽车项目,政府会在土地使用上给予政策照顾。
但是自2004年以来,国家更加严格了对整车制造的准入门槛,跃跃欲试进行整车制造的零部件企业意外受挫。此后形势似乎对新入企业越来越不利。“2005年,瑞安的规划用地只有500多亩,其中工业用地仅140亩左右。”瑞安市汽摩配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章金木表示,做整车“天时、地利、人和”样样都不具备。
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很多零部件企业在打消了进入整车领域的念头后,更加着重于本领域的市场开拓。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萌生造车梦想的国内零部件企业巨头浙江万向集团,因为当时国家对汽车产业的严控而暂时选择了放弃,转而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制造。“但是,据我和万向电动汽车负责人聊,万向今后还是更加注重零部件产业部分。”有知情人士表示。万向目前正积极准备收购德尔福北美公司的部分资产,以扩大其在零部件领域的优势。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