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虞认为,中国汽车业举办这么多展览会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国内如此众多的汽车及零部件展览会,没有一个能同美国拉斯维加斯零部件展或者法兰克福车展相媲美
直到今天,张小虞谈起数年前的一次出国经历还颇有感慨。 那次在美国参加SAE(国际工程师年会),只有他们几位是中国人。老外们个个用惊异的眼神看着这几位来自中国汽车业的代表。
张小虞说他当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主办这个全球性年会的东道主。身兼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之职,张小虞认为由自己来组织这类大规模的专业会议有独特的优势。而当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也表达了同样的意向时,他对这件事的成功更有把握了。
5月31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中国汽车工程学会(SAE-CHINA)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管委会联合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由三方共同主办的“200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暨天津国际汽车零部件展览会”,将于今年9月15~18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
有观察人士分析,这次联手行动背后,其实凸现出中国汽车业复杂而深厚的现实背景。
产业结构调整艰难
此次发布会上,来自韩国电视台的记者很想知道,中国的汽车业现在最关心什么问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告诉他,当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但《财经时报》记者注意到,2006汽车产业发展论坛的主题,并没有出现任何有关自主创新的字样。这届论坛的主题是: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及国际化战略。
据张小虞介绍,在此之前,关于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已被呼吁了很多年,但至今未得到彻底解决。许多专家相信,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现已进入最艰难的时期。
其中最着急的是汽车产业的主管部门发改委。眼睁睁地看着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卷起新一轮圈地运动,他们却感觉无能为力,主要原因是中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不够强,难以与跨国公司抗衡。
据《财经时报》记者了解,国内汽车业的“三大”一汽集团、东风公司、上汽集团,都在忙着兼并重组后的资源整合,尚无暇顾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其他众多的企业或忙于自身的结构调整,或忙于寻找跨国合作伙伴,或忙于开拓国际市场。有的小企业甚至正处于被重组的边缘。对于结构调整的事,大家似乎都处于无心或无力的状态。
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于汽车产业有这样的表述:“引导企业在竞争中兼并重组,形成若干个产能百万辆的企业。”
但据张小虞介绍,国内汽车企业能达到百万辆产能的,现在还只有两家,绝大多数企业连年产30万辆的规模都达不到。以如此规模与跨国公司动辄几百万辆的规模相匹敌,无异于以卵击石。
同时,中国汽车企业出口势头正旺。这虽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步入了新阶段,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低价出口竞争;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企业国际化战略缺失等。
因此,将“产业结构调整及国际化战略”作为此次论坛主题,正是发改委和商务部求之不得的事。《财经时报》记者了解到,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都将通过指导的方式参与此次论坛。
产业资源浪费严重
尽管已退休数年,张小虞至今仍被一些业内人士尊称为“张局长”。
“机械局这个机构负责汽车管理只有3年多的时间。”张小虞笑着回忆。
自那以后,中国专业归口管理汽车产业的机构便完全消失。现在的汽车产业管理,主要归口于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此外,商务部、科技部、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等也分担了部分管理职能。
据分析,这样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中国政府为兑现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以满足WTO中对市场经济规则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被弱化,而主要是通过引导来实现管理职能。一些产业资源处于杂乱甚至严重浪费的状态,谁来整合也成了问题。”在一次会议上,张小虞告诉《财经时报》记者。
他说自己做过统计,仅以汽车展览会为例,每年全国有大大小小几百场,真正高水平、上档次的很少。大多数内容雷同,形式相似,其中有不少还是打着“国际”的名义。
参加国际性展览会多了,张小虞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国际上的品牌汽车展也就几个。
他认为,中国汽车业举办这么多展览会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国内如此众多的汽车及零部件展览会,没有一个零部件展能同美国拉斯维加斯零部件展媲美,也没有一个汽车展能同法兰克福展相提并论。
“学会和中心这两大权威机构都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付于武在发布会现场表示,他们的目标,就是利用这些行业资源,为中国汽车业打造一个以学术交流带动零部件展览的国际化综合服务平台。“努力目标是SAE年会和法兰克福车展。”
论坛研讨会泛滥
在人们的印象中,汽车企业老总们都很忙。但现在令他们疲于奔命的,不再只是企业事务。多如牛毛的论坛和研讨会,也成为他们难以应付的一大负但。
业界人士都有深切体会:汽车业的论坛和研讨会已泛滥成灾。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呼吁改变这种不正常现象。
据分析,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各自为政,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很难找到一个权威机构,能把这么多的会议整合到一起。”有人感慨道。
2005年9月份举办的一次论坛,部分地改变了论坛在业界心目中的不良印象。
与张小虞的想法不谋而合,赵航也早就想利用中国汽车技术中心的优势地位,在整合汽车产业资源中起到应有作用。
去年,他们首次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合作,在天津举办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汽车产业发展论坛,750多人参加、设立3个分会场,这在汽车界引起轰动。
据介绍,一些人士在这次论坛上的观点和建议,被收纳进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中,会上所探讨的一些问题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这说明汽车界不是一概反对办论坛。大家其实很需要有价值的交流平台。”张小虞深有感触地说,“关键是以什么方式去办。”
张小虞和赵航都从这次成功中受到启发:两人所在都是汽车业的权威组织,联合起来,应该有能力去尝试整合混乱的会议资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这次双方联手的故事。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