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来,大众出租第七分公司的的士司机丁学军(车号:沪DU6998)一直在为自己的“英明决断”颇感得意。
5月24日那天,国家发改委宣布全线调整成品油价。调价后,丁学军那辆桑塔纳2000所加的90号汽油零售价一下子猛涨了近4角/升,以一天跑400公里、每百公里油耗12升计算,他一天的汽油开支就增加近20元,而一个月的油费支出就增加约300元。 和他3000元左右的月收入相比,这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胸闷”之余,丁学军忽然想到自己开的是两用燃料车,如果改用车用液化气(LPG)的话是不是能抵消这块开支?念及此,他当即来到维修站,对久未使用的LPG装置进行一番检修。在确认可以恢复使用LPG后,他将车子调整到用气状态。几天开下来,丁学军发现和“烧油”相比,每天可节约15~20元。“虽然加气麻烦些,但毕竟负担减轻了,压力也没那么大了。”他笑逐颜开地说。
目前在上海,类似丁学军这样“调枪头”用气的“差头”司机还为数不少,他们给一潭死水的本地LPG市场注入汩汩清泉,令后者重燃生气。而这一切又全拜油价上调拉大油气差价所赐。
出租车纷纷“换口味”
在经历最初几年的“闹猛”之后,上海LPG市场自2002年起开始萎缩。目前,上海车用LPG的年销售量锐减到不足10万吨;使用LPG的出租汽车总数不足1万辆;而LPG加气站也因经营亏损已有30%停业。曾经辉煌的LPG行业陷入“半死不活”的窘境。
尽管油气差价的拉大给LPG提供绝好的“反弹”良机,但仍有不少“硬伤”制约着这种清洁能源在上海的普及。
然而,今年3月26日与5月24日这两次成品油调价,尤其是最近一次油价的大幅调整给了这一行业以“枯木逢春”般的转机。
转机首先出现在终端销售领域———加气站。位于场中路的九环加气站李站长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此次油价上涨后,来他们站加气的出租车明显增多,以前一些“烧油”的出租车很多都开始调头用气,加气站的销量也显著提高,目前的销量比调价前已上升了近15%。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驾驶员考虑给出租车“换口味”,为此纷纷前往维修站检修。位于共和新路的上海大众特约维修站LPG车间高主任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透露,5月24日以来,到该维修站要求恢复使用LPG的3000型两用燃料车一下子多了很多,这两周来每天都有近30辆前来检修。
“油价涨得太厉害,有点吃不消了。想起自己的车能用LPG,而以前却一直没好好用。现在终于到了恢复使用LPG的时候了。”一位正在该站检修的友谊出租驾驶员徐先生对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说。
沪上最大的LPG经销商———上海九环汽车液化气发展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阮伟民也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从5月24日至今几乎每天都有三四十辆车到他们的改装厂检修。“从过去的经验看,每次油价上调都会吸引一些出租车恢复用气。不过,因这次成品油调价的幅度较大,前来要求恢复用气的司机就比以往多得多。”
而随着本市出租行业油价运价联动机制的实施,一些原本就加气的出租车更是受益匪浅。“我的车是两用燃料车,平时主要加气,因此这次油价上涨对我没什么影响。但在运价上涨后,我现在一个月的收入反而比以往还增加700元。”上海东联出租的驾驶员曹先生兴奋地说。
此外,加气量的增加令加气站工作人员的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了。吴中路附近某加气站的工作人员杨师傅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5月24日前,该站每天的加气量为12000升,但最近几周已增加到14000升/天。他原来收入不超过1500元,随着加气量的增加,他从中提成的收入也可增加100~200元。
油气差价带动“油改气”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了解到,导致最近在上海出现这波“油改气”趋势的最直接因素就是油价上涨带动油气差价的拉大。
据上海城市燃气协会加气站专业组副组长夏之宾介绍,目前本市的4万多辆出租车大部分都能用LPG,包括几年前改装的两用燃料车、上汽大众生产的两用燃料车和九环研发的单燃料车。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用气的不超过1万辆。
“当初一些驾驶员弃气用油的原因有很多,油气差价没拉开是很重要的一点。但这次成品油价调整后,一直没有明显拉开的油气差价终于拉开了,那么多出租车调头用气也就在情理之中。”夏之宾说。
他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从去年1月到今年5月24日,90号汽油一共上涨了1.1元/升,而LPG价格只涨了0.6元/升,两者的差价从0.72元变为1.22元,差价幅度达32%,已经超出了原先30%的预期。
“这还只是官方的差价。对九环来说,由于实施了积分制度,加气和加油的实际差价达到了1.42元。”阮伟民对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说。
他表示,根据他们测算的结果,调价后一辆用LPG的出租车每天可比用90号汽油的出租车省20元到30元。“这一状况从1997年液化气推广以来还从未出现过。”
夏之宾指出,油气差价此前一直没拉开的原因在于国内成品油价长期受国家调控,与国际原油价倒挂,而LPG价格却始终与国际接轨。当去年国际油价连续上涨时,国内LPG的进价也跟着上涨,但国内成品油价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按兵不动”,这就造成了油气差价长期无法拉开的尴尬。
“据我所知,在此次调价后,国内外每吨汽油仍有776元的落差,柴油的差价则是718元。这意味着国内成品油价在年内肯定还会上涨,届时,油气差价将进一步拉大。我们预测,如果90号汽油再上涨5角的话,油气差价将接近2元。”夏之宾说。
LPG路在何方?
尽管油气差价的拉大给LPG提供绝好的“反弹”良机,但仍有不少“硬伤”制约着这种清洁能源在上海的普及。
据阮伟民透露,目前每天来检修的出租车中有一部分最终还是打了“退堂鼓”,主要是受阻于高昂的检修费用。“一些两用燃料车由于长时间用油,其用气的系统会出问题,如要恢复使用,成本较高。由于上海的出租车多是公司所有,有些司机就不愿花这个钱。”
“不仅如此,由于出租车交的规费是固定的,而用气节约的成本却不能让公司受益,因此沪上还有部分出租车公司不许旗下的出租车用气。这样一来,不仅LPG的推广遇阻,更造成巨大的浪费———毕竟,当初本市出租行业根据‘七统一’要求所购买的两用燃料车比普通车要贵一万多元,一万辆车就是一个亿,但如今这些车上的LPG设备却多成为摆设。”阮伟民不无痛心地说。
他指出,尽管九环目前研发的单燃料车性能很稳定,在大众出租的使用效果也很好,但由于前几年改装车质量、售后服务不到位所遗留的印象,加上LPG车辆的加气网点、维修、保养、技术支持等系统还不健全,也打击了一部分出租车司机的用气积极性。而出租车停止用气已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由于加气的出租车减少,当初投巨资兴建的100多个加气站就只能亏损经营,有些被迫关闭。这直接导致本市28万辆燃气助动车“加气难”矛盾的突出。更重要的是,随着LPG市场的萎缩,上海推广车用LPG已不再领先全国。
原本,上海车用LPG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1996年,上海就成立了由14个委办局组成的“上海市发展液化石油气汽车推进协调领导小组”(2002年更名为“上海市清洁汽车行动推进协调领导小组”)。
“某种程度上,政策因素才是决定LPG前途命运的关键。”夏之宾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无论从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高度考虑,还是从避免浪费、环境保护、稳定出租车行业等角度看,LPG都不能也不应该放弃。而本市的基础条件也决定了重新推广LPG的过程并不很难。尽管油价的上涨已为LPG提供发展良机,但根本上还需要政策的倾斜和扶持。
颇令人欣慰的是,上海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了LPG的发展方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从一份《上海市地面公交、出租汽车能源消费结构“十一五”规划》上看到,“上海鼓励出租车使用LPG,并倡导和鼓励采用单燃料发动机。‘十一五’期间,上海出租车LPG的使用率保持在出租车总量的25%~30%”。此外,在出租车能耗总量预测中,汽油将从2005年的50万吨下降到2010年的43万吨,LPG则从2005年的11万吨增加到14万吨。 (责任编辑:刘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