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第一批为国外现有MG罗孚系列车型用户提供的维修部件,从南京浦口装箱出口英国,这是自去年成功收购MG罗孚公司资产后,有关南汽MG项目进展的第二则公开消息。此前,3月27日,项目总投资28.15亿元的南汽名爵(MG)项目在南京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举行了奠基仪式。
去年5月,南汽集团以5300万英镑成功收购已破产的MG罗孚公司资产的举动,曾经在中国汽车业界引发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诸多质疑。质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南汽收购的资产究竟值不值?MG罗孚公司在英国长桥工厂的设备,能否顺利拆除、打包运回国内并重新组装?其间是否会在环保赔付等方面遭遇种种风险?二是南汽购买的是否只有“硬件”,并不包括MG罗孚系列车型和发动机的知识产权?三是以南汽的实力,能否造出原汁原味的英国MG轿车?后续车型的开发又该怎么办?在收购协议签订近一年后,南汽集团董事长王浩良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收购MG罗孚资产,为南汽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回过头来看,也是一步险棋”。王浩良坦言,在收购准备、策划、实力和风险意识等方面,当时同台竞技的上汽确实比南汽高明许多。不过,“初生牛犊”般的南汽运气不错,虽然是“无条件收购”,但运作一年来风险并没有出现。“我们用了6个月时间,把长桥工厂的设备拆除并打包运回了南京,总共有4900个集装箱和2.5万立方米木箱”。王浩良介绍说,如今,长桥工厂的土地已经顺利交接,由于承诺将在长桥生产TF跑车,能为当地创造部分就业机会,英国方面对南汽还比较满意。
5300万英镑买回的资产值不值?王浩良没有正面作答。“我们把收购的资产简述为1—4—3—1—1”。即“1”套完整的研发、生产设备,其中生产设备4507台套,包括焊装线、总装线、研发设施、整车排放试验系统、发动机试验系统和加工中心等,“其中多为1996年、1999年的设备,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4”个整车生产平台,包括MG7系、5系、3系和TF跑车;“3”个系列发动机,包括1.1—1.8升直列四缸汽油机,2.0、2.5升V6汽油机以及2.0升柴油机;“1”个变速箱产品;“1”套百年积淀的无形资产,包括MG、奥思丁等著名品牌,MG罗孚的相关专利等知识产权。
“外界认为我们只购买了MG罗孚的硬件资产,其实,这中间包含了MG车型的知识产权”。王浩良说,由于MG罗孚实行双品牌运作,MG品牌和罗孚品牌的知识产权中有很大部分是通用的,目前,普华永道、上汽、南汽和英国一家律师事务所正在就有关专利技术的分割进行协商处理,“对于上汽购买的知识产权,南汽绝不会侵权,我们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
“成功完成收购,只是南汽名爵项目的第一步”。王浩良表示,必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搭建一个与老南汽完全不同的企业运行体制和机制,是项目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南汽名爵公司首期的资本金18亿元,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来自省、市多家企业的股份”。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让南汽名爵公司在用人机制、管理体制上更加灵活,也更有利于吸引外部资金。
在采访现场的名爵总指挥张欣插话说,“对于南汽名爵项目的发展思路,我们有个形象的比喻,叫做爬上去、蹲得住、站起来”。“爬上去”就是要完成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并能成功生产出与MG罗孚长桥工厂同品质的产品。这一过程,我们要借助国际力量的支持,也许姿势并不好看。“蹲得住”就是要稳住脚跟,得到市场的认可。“站起来”就是要形成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公司“2—2—1—1”的战略目标,即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五年内达到20万辆整车产销规模;建设南京和英国长桥两个生产基地;创建一个国际化的自主品牌名爵(MG);打造一个支撑公司持续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
“在第一阶段,我们提出了三个‘波’”。王浩良补充说,第一波是6月6日配件出口英国;第二波是在年底异地恢复发动机生产,并达到英国的原有水平;第三波是明年3月27日,南汽60周年大庆的时候,力争新车下线。南汽名爵项目的所有员工,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努力着。 (责任编辑:李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