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产能
农村汽车市场再次受到重视
在最近举行的“2006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再次强调了国家对汽车产业过剩形势的忧虑。陈斌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形势十分严峻,到“十一五”末期,汽车行业的产能可达2000万辆左右,比实际需求多出一倍还多。 目前城市的消费增长已经趋缓,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是当务之急。
持类似观点的人还很多。原国家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陈祖涛也呼吁,汽车工业不能够无视农用汽车的存在和发展,无视农村市场对汽车的巨大需求。他认为:“中国的农村市场将是世界上最广阔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最迫切的历史任务就是要满足9亿农民的需要,培养发展这个广阔的市场。”另据统计,在过去的“十五”期间,我国农村市场上有1700多万辆的农用三轮车、四轮车和1000多万辆各式拖拉机以及100多万辆各种汽车。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商贸、人员流动将会更加频繁,这个数字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交通运输的多样化需要。
政策的鼓励、市场的诱惑以及产能释放的需求,也推动企业加大了进军农村市场的步伐。一汽总经理竺延风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讨论发言时说:对我们造车人来说,小康社会就是小车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该是“村村通路,家家有车”。而上汽在去年底宣布,上汽正借助低投入和上汽集团的供应商体系全力降低成本,期望将自主品牌打造成“大众消费、农民成本”的“农民车”,第一次提出“为中国农民造车”的概念。其他企业如长城、昌河、长安则纷纷开始加快在农村市场的销售网络布局。国家“十一五”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再次给汽车企业提供了机会,汽车企业在调整汽车产品结构中,眼睛应该多往农村瞧瞧了。(吕彩霞)
部分汽车企业进军农村汽车市场的概况
江淮:1991年进入农村汽车市场,其轻卡产品主要销往农村和城郊。市场整体走向十分明确,卡车最开始在珠三角地区销售,然后逐步向西推进。江淮“十一五”期间开发农村市场的两个重点: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水平的提升;二是以服务体系为重点的营销网络建设。
长安: 长安微车在农村市场占据了很大份额。其最近推出的长安之星6395超越款是长安汽车集团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微型汽车,结合中国老百姓的审美习惯及用途,历经近两年的开发、研制而成,该款车装载能力强,车内空间灵活多样,第三排座椅采用蝴蝶螺栓固定,拆卸方便,还可选装两侧翻折座椅,能适应乡村各种路况需要。
上汽通用五菱:借助农村市场登上微车销量冠军宝座的上汽通用五菱,在农村市场的营销推广方式值得业内借鉴。该企业经常在有场地条件的乡村免费为五菱用户进行汽车检测和保养,解决农民用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在山东、河北、河南地区,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40%。
农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车
作为汽车消费的新兴市场,农村市场对汽车的要求与城市大相径庭。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汽车,其价格、性能等因素更能影响农民的购买积极性。日前,记者采访了一位长期从事运输的农民朋友,了解到了农村汽车消费市场的一些情况。
随着城乡商贸的不断繁荣,不少农民干起了城乡间的货物运输工作。王林就是其中的一位,王林来自山东寿光市附近的农村,从2002年开始,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村里的人运输蔬菜。从最初的三轮车到现在驾驶的崭新轻卡,汽车成了他走向致富之路的最好帮手。王林说现在农村用车可选择的范围比以前宽了,村里买得起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提起选车,已经换过三次车的王林深有感触。他表示,他现在买车最先考虑的因素就是皮实耐用。王林告诉记者,目前农村使用的车辆大多从事短途运输,对于舒适的要求并不高,但对车辆的性能、质量要求很高。“我们这里的维修点不多,也不太正规,车子一旦坏了,会耽误很多活儿。农村的路况通常最能考验车辆耐用性,虽然最近几年城乡间大多通了水泥路,但乡间的道路还是比较差的。这种坑坑洼洼的路对于车辆的要求很高,很多车辆两年跑下来就接近散架了。我们这里需要结实耐用的车,不要三天两头往修理厂跑,费钱不说还耽误事!”王林说。
“现在村里的三轮车越来越少了,小面包、轻卡倒是多了起来。”王林告诉记者,现在三轮车多是被用来装载运输农作物,在公路上行驶受限太多,而且在速度上也不能满足需要。“10万元左右的车农村买得起的人多吗?”对记者提出的这一疑问,王林笑了:“当然有买得起的,买不起的还可以贷款嘛。”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厂家、经销商都跟我们当地银行联合从事汽车贷款业务,买车比以前方便多了,特别是轻卡贷款的很多,生意好的时候,贷款几年就可以还清。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