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幕:中国重视自主开发 就是把外方赶走?
董扬:下面一个问题是提给陈以龙先生的,最近在中国,举国上下都在重视自主开发。 合资企业在自主开发里能够扮演什么角色,对这个问题现在争论比较多,有人希望学会了之后把外方赶走,有人说让外资参与自主开发这种想法完全异想天开,不现实,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以龙:对一个国家来讲,从长远的国家发展来看,一定要有自主的创新知识。刚才在我的演讲里,中国汽车工业一方面成长非常快,机会非常地多,前景非常地好,但是另外一方面业面临很多的挑战,其中一个挑战就是缺乏创新的技术,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有些地方就陷入到一味地降低价钱,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这个不但会影响你自己的赢利,并且也可能引起国际上的纠纷,说你倾销产品。所以我说这是有必要的。
第二再谈谈是不是有这个可能呢?我觉得中国非常有这个可能。
董扬:下面一个问题是提给陈以龙先生的,最近在中国,举国上下都在重视自主开发。合资企业在自主开发里能够扮演什么角色,对这个问题现在争论比较多,有人希望学会了之后把外方赶走,有人说让外资参与自主开发这种想法完全异想天开,不现实,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以龙:对一个国家来讲,从长远的国家发展来看,一定要有自主的创新知识。刚才在我的演讲里,中国汽车工业一方面成长非常快,机会非常地多,前景非常地好,但是另外一方面业面临很多的挑战,其中一个挑战就是缺乏创新的技术,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有些地方就陷入到一味地降低价钱,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这个不但会影响你自己的赢利,并且也可能引起国际上的纠纷,说你倾销产品。所以我说这是有必要的。
第二再谈谈是不是有这个可能呢?我觉得中国非常有这个可能。就一个来说,中国的人工成本在降低,但是从这点上,随着发展,中国的人工工资一定会不断地增加,跟世界的差距会减少,这方面的优势是暂时的。
另外一方面中国强调不够的地方或者有些人没有看到就是中国具有的人才优势,中国据我所思,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去年工科毕业生大概有一百多万人,人才优势比起其他国家来讲,工科毕业生人数多,第二基础比较扎实,我曾经在美国大学兼过课,要说起来基础,中国来的留学生比美国的学生要强很多,当然中国还有一些学习的过程,他们对汽车方面不是很熟悉,实际上在很多方面中国的毕业生在有些方面一点不差,比如20多年前中国计算机根本没有,到那边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但是现在中国的学生基础,计算机等等这些方面很不错,相当不错,他们缺的是对汽车行业市场的需求可能还有一些需要学习的地方。中国很有希望,但是那里着手呢?
汽车工业几十年涵盖的领域非常广,从动力一直到汽车电子到材料等等,但是从我个人来感觉,与其中国在传统的比如像发动机、变速箱方面去竞争,不如在一些领域比如汽车电子,还有材料也是很有可能,尤其是现在在汽车方面强调轻材料,强调铝、镁,而中国镁的储存量非常大,出口量也非常大。中国汽车零部件比整车更有希望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整车里面可能有几千个部件,有一万个部件,你可能有十个部件没有过关,就影响你的出口,但是零部件投入少,虽然有一些领域比较窄,尤其在汽车电子方面,如果在某一个零部件领域的突破,虽然看起来是只是一两个零部件,现在世界上的趋势是全球采购,如果在这个小小的部件能够面向全球,对一个企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功,而且这种可能性比起整车要出口到世界上,这更为切合实际,在短期内更有优势。这种创新技术在中国是完全有必要的,中国政府和中国汽车业强调这方面,我觉得是完全正确的。第二,是完全可能,第三个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在汽车零部件比整车更有可能,零部件里汽车电子更有可能,另外材料也很有可能。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