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底,仅在可以统计到的29家轿车生产企业中,厂家累计轿车库存已经达到100360辆。
“绝对不会出现2004年的库存恐慌,现在的市场环境与两年前不一样,两年前政府银根紧缩间接导致了车市滞销,而现在不存在轿车滞销的危机。 ”网上车市总经理华雪针对日前轿车库存增加的消息肯定地表示。据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底,仅在可以统计到的29家轿车生产企业中,厂家累计轿车库存已经达到100360辆。消息一出,立刻又为本已趋于平静的车市,掀起了一道波澜,回想2004年的轿车滞销现象,对2006年市场悲观者众多。
库存增加销售加压
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让亚运村车市更显凄凉,顾客寥寥无几,就连以往热情的“车虫”也躲在屋檐下无聊地抽起烟来。
雷雨过后,记者在“齐鲁院”与一位卖广汽丰田的“经销商”聊了起来:“现在的市场真是怪了,新车一辆接一辆,就像T台上的模特,转眼即逝,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印象。回忆两年前的冬季,除了广本还能卖得动,其他车一个星期根本走不了几辆,而今年的景况和前年有着惊人的相似,前年是广本热销,今年是广汽热销,其他车型都卖得很一般。”记者注意到,不大的齐鲁院摆就着6辆凯美瑞,这个数字和京城6家4S店的总和相等。
市场上,一些经销商除了对凯美瑞露出一些羡慕外,更多的则是一种无奈。一位经销商更直言不讳地说:“今年前4个月的日子还好好的,进入5月突然就不行了,眼看着车辆越压越多,心里急呀。”
“为了应对车辆积压,以往到了年底,经销商为了得到厂家更多的返点,即便将价钱压低、减少利润也希望多卖几辆车。可如今的情况不一样了,现在刚刚是年中,如果卖一辆赔一辆,到年底我们非关张不行。”一位一汽-大众的经销商告诉记者。
油价攀升抑制消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29家轿车企业总产销量环比下降一成以上,当月销量为29.71万辆,比上月下降15.34%。
记者从北方汽车交易市场得到的数据也显示,2004年全年的汽车销量为30903辆,即每周的销量大概在644辆左右,2006年平均每周的销量为530-550辆。虽然2004年被称为“大崩盘”的一年,但其销量比2006年还是多了不少。
谈到汽车销量下降,有专家表示,原因无外乎是降价、保险、装饰等,而如今的新车上市速度太快,随之而来的是车价变化多端,让原本想出手买车的人更多了一些顾虑。
华雪认为,自2002年以来,中国私人购车比例在今年首次超过50%,特别是北京市场,轿车市场相对饱和,而最近一段时间,政府连续提高了燃油价格,更加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这毕竟是市场供求平衡的表现,属于正常现象。
上海智策车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师也认为,虽然中国总体汽车销量中靠信贷购车的比例远不如发达国家,但也有可观的25%上下份额。金融紧缩起码让总体销量缩水10%以上,这是一个导火索,引发了连锁作用,为保卫份额阵地,只能先靠价格战,一场席卷中国车市的降价潮一发不可收拾,结果就是车全降价,但全都难卖。这时厂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饮鸩止渴轮番再降,形成车市一片“凄风苦雨”。
价格跳水降低库存
消费者购买欲望不强,经销商(当然包括主机厂)就会使出最常见的杀手锏 :降价。这是一条没有多少科技含量但效果奇佳的招数。
有迹象显示,上半年以来的2.0L中高级轿车贴身战已经开始向价格战转变,并可能进一步向1.6L下压。北京市场上的一些经销商打着库存车的旗号,对捷达轿车实行3000元价格优惠,其中CIF舒适性售价9.08万元,GIF豪华型售价10.08万元,都比厂家的指导价格低了3000元。东风雪铁龙旗下主力车型富康和爱丽舍的最低指导价分别调整为6.68万元和8.58万元,降幅分别是6000至1万元及8000至1万元。此外,曾以2.8万元降幅打破今年中级车降幅最大纪录的标致307降幅还将进一步加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价格将很快降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合湘不久前这样预测道,据他分析,我国汽车业热度过高,供给有投资泡沫,全国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
业内人士分析,与前几年相比,现在国内轿车产品十分丰富,在某一细分价格区间就会有若干款产品供消费者选择,其中一款车型出现降价,势必引起竞争对手的连锁反应,许多车型大面积降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车市回暖难蹈覆辙
按照常规,每年的五六月,各厂家要进行生产线调修,全线停产两星期左右,所以厂家会在6月份加班生产一批产品以供不足,库存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会大一些。此外,临近年中,厂家为完成任务又开始对经销商进行压库。这种现象与去年年中极为相似。随着年中的临近,厂家对经销商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推出,库存车的压力将在下半年得到缓解,经销商也将展开除价格之外的差异化服务。
中联汽车交易市场策划经理杨阳认为,这两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他告诉记者,除非有什么重大的变化或政策,车市会保持现有的发展,不会有大起大落。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也认为,2004年之所以被称为“大崩盘”的一年,是因为2002年和2003年中国汽车的增长太快了,是爆发式的增长,2004年开始至今,中国车市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还有一个原因促使2004年“大崩盘”,就是银行对汽车经销商收紧信贷,银行的操作危害到了这个对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市场发展。信贷政策的收紧抑制了汽车消费,各地商业银行对车贷业务的收缩,也直接导致轿车市场的销售大幅下滑,库存激增。库存压力又逼迫厂商不得不降价,中国车市不得已进入了一个销售低潮。这本来是不该出现的。
“2006年不会出现太大的落差,首先,2004年汽车信贷的情况不会重演,再次,汽车厂家也有了经验,2002年和2003年的快速增长使一些厂家冲昏了头,当2004年出现不好的信号时,厂家并没有及时调整,从而导致了库存增加、汽车降价等连锁反应。有了2004年的教训,2006年的厂家也不会重蹈2004年的覆辙了。”贾新光针对市场的恐慌坚定地给予了回应。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