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12年蛰伏之后,我国石油现货交易平台即将重现上海。按照既定的计划,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五家单位联合组建的上海石油交易所将于8月18日正式开门纳客。而从上周开始,上油所已经开始了实战前的模拟试运行,由55家交易商组成的庞大阵容即将参与其中。
上油所伴随多项优惠政策全新亮相
据了解,上海曾在1993年开设了石油交易所,当时的交易品种涉及原油、汽油、燃料油等,总交易量一度占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0%。但是,在短短一年后,上海石油交易所就因投机泡沫较大,遭遇了关门整顿的命运,之后开始了12年的沉寂与等待。
直到2005年,上海市政府主动出击,重新对石油交易所的建立进行筹划运作。至今年6月21日,新组建的上海石油交易所全新亮相,并开始了为期近两个月的试运行。
记者观察到,新的上海石油交易所隶属于上海市发改委,是由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化国际石油公司和上海久联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公司,注册在上海浦东新区。
公司注册资本共计1.05亿元,上海久联集团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剩余股权则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四家均分。
上海市政府为此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未来进入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的企业,不但可以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而且属于陆家嘴金融区的税收部分,三年内还可以在满足若干条件后继续优惠。
模拟交易运行平稳
为使交易商提前熟悉交易操作规则和交易操作程序,为正式开业做好准备,6月21日上油所开始了按期交易的模拟运行。
根据模拟运行方案,共有55家交易商参与市场交易模拟,交易品种为国内市场化程度高、用量大的180CST、380CST燃料油和新加坡中国标准的180CST燃料油。
记者从上油所的官方网站了解到,上油所为期一个多月的按期交易模拟运行将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6月21日到7月7日,为交易所系统调试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各个交易系统的调试运行,改进不足之处;第二个阶段从7月10日到8月11日,为模拟大赛阶段,主要任务是培训交易商的实战感觉,并对交易成绩杰出的交易商给予一定的奖励。
上油所发布的最新市场信息显示,21日,上海石油交易所按期交易涨跌各半,上涨七个合约,下跌五个合约。交投最为活跃的沪燃料油10月合约,报收3600元/吨,跌90元/吨,成交550手;涨幅最大的为沪燃料油7月和鲁燃料油8月,上涨55元/吨;跌幅最大的为沪燃料油11月,跌100元/吨。
22日,模拟交易价格走低回落,下跌12个合约,上涨五个合约。其中主力合约沪燃料油9月合约成交量842手,跌26元/吨;跌幅最大的是沪12月合约,跌180元/吨;涨幅最大的为鲁燃料油9月合约,涨62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在模拟试运行的第二个交易日,交易量已经达到了2577手,较第一个交易日的1970手有了很大的提升。
石油价格“话语权”的争夺
根据加入WTO承诺,今年年底前,我国成品油批发市场即将对外开放,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早已拉开帷幕。
上海石油交易所总经理陈振平表示:“上海石油交易所以石油现货中远期交易为主,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完善我国石油市场体系,强化市场的价格自我发现功能,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协助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从长远来看,上海石油交易所成立以后,我国可以在政府取消对石油的定价后,建立起我国石油市场的价格标杆,并通过我国的市场价格影响远东甚至国际市场的实际交易价格,增加中国在国际市场对石油进口价格的“话语权”。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中央政府出于维护国家战略安全考虑,无意迅速出台政策打破目前双寡头垄断的局面,因此留给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操作空间实际并不大,目前可供交易的仅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燃料油、沥青等几种石化下游的产品。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方明博士认为,对中国这样的石油消费大国而言,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石油交易所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建立了石油交易所并不一定就能保证我们对石油的定价权,而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建设战略石油储备才是保证我们拥有石油定价权的重要手段。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