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两天后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简称交强险)开始执行,但多数车主并不了解其中的缘由。据调查,70%以上的车主只知必须投保,却不清楚能得到的保障是什么。某网站以“撞了白撞”为题进行报道,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误导。 而对于保险生效日期,不仅车主们没搞明白,连即将经营交强险的各家保险公司,也是说法不一。记者通过对保监会、保险公司等专业人士的采访,初步理清了交强险的脉络。
●交强险只赔被撞的
虽然由最初的“强三险”改为“交强险”,这个强制保险仍是不折不扣的“三者险”。条例明确规定:“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简言之,钱是赔给被撞一方的。
●修车赔款最高不能超过2000元
与原来几百元投保5万元三者险相比,现在1050元保6万元的强制险,看似比传统三者险的最低保障多了1万元,实际上并非6-5=1那么简单。限额分项是交强险除无责赔偿以外最大的特点。
6万元强制保险的责任被分成了3部分,5万元死亡伤残补偿,8000元医疗费用以及2000元财产损失。如果被撞的是机动车,没有人员伤亡,那么最多只能从保险中取出2000元用于修车,不足部分只能由肇事方承担,而不是可以把6万元全部用于维修被撞车辆上。商业三者险则没有对责任限额进行划分,只要损失不超过保险总限额,无论是修车还是救人都可以动用全部保费限额,例如,保5万元的三者险,这5万元可以全部用于给被撞人看病,或者维修被撞车辆。
●交强险保酒后驾驶
交强险与商业三者险之间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交通事故中即使保险车辆没责任,交强险也承担最高1.2万元的赔偿责任;二是即便负全责,对被撞的车辆赔偿最高不过2000元,只占人身伤亡赔偿限额的4%。
除按责赔偿外,商业三者险中还规定了诸多责任免除条款,包括未经被保险人允许驾驶保险车辆、竞赛、维修期间、驾驶员酒后驾车、无照驾驶、拖带未投保车辆、肇事逃逸、没验车等情况下发生的事故,不下十余条。而在交强险中不保的只有无照驾驶、被盗抢期间肇事、被保险人故意肇事,甚至酒后驾驶也被“宽限”为酒醉驾驶。
●车险保费多花20%
对于有车族,强制保险无疑将加大养车成本。以5座以内轿车为例,原来如果只投保5万元三者险,保费支出是800元-900元,现在则涨至1050元。调查显示,此前只投保5万元三者险的车主,90%以上不会再投其他商业保险,这意味着九成车主的基本保费上涨700多元。而对于剩余的10%的车主而言,以前一直同时投保车损、三者及盗抢、不计免赔等险种,保费平均在4000元左右,现在要想保持原有的保障水平,保费支出将上升20%。
●“十一”之后不投保罚款2100元并扣车
交强险自7月1日起正式执行,机动车所有人在3个月内必须投保交强险,并在车上放置保险标志。没按规定投保的,由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并依照规定处以保险费2倍的罚款,对不高于5座的轿车来说就是2100元。
同时,正式的保单还有一份“公安交管部门留存联”,由保险公司盖章后交车主,在验车时交公安交管部门留存。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