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之外有必要投保商业险
一旦出现对方致死或高度伤残,无论被保险人是否有责,交强险的责任限额都不足以支付高额赔偿。对此除专业人士以外,车主普遍缺乏认识,甚至有某网络媒体以“强三险,撞了也白撞”为噱头进行报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导。
2004年7月1日颁布新交法实施细则后,对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大幅提高,死亡补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等赔偿总和动辄数十万元,5万元的限额无异于用一把油纸伞来抵御暴风雨。对事故负全责的5万元不够赔,无责的也一样,按照新交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机动车一方无过错的,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额度承担赔偿责任”,而据交管部门表示,并无所谓“最低比例”的相关规定,判罚尺度与车主的支付能力以及伤残程度都有关系,1.2万元的赔款可能只是个零头。只有投保高额度的商业三者险及无过失责任险方能规避风险。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多,交通事故频发,交强险并不能覆盖对自身车辆的损失,投保商业车损险,对“新手”而言也尤为必要。
●保险公司忙推商业险
保险公司对交强险持欢迎态度,纷纷开始了商业险推销的行动。平安保险公司打出了“预约登记交强险,可抽取1000元油卡大奖”的广告。业内人士认为,交强险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新的商机。可以利用交强险把车主吸引过来,推销有更大盈利空间的商业保险。
为与交强险挂钩,各家保险公司还在酝酿全面调整条款、费率及险种结构。保险行业协会将人保、太平洋和平安报备的新条款作为范本,要求其他保险公司在三款中自选一款,这只是针对车损险和三者险两个主险而言,盗抢、玻璃破碎等附加险条款由各家自行制定。如同主食只有米饭、馒头和烙饼,花样不多但管饱,而炒菜各家大可花样翻新、“丰俭由人”。变脸后的商业车险,车主仍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商业三者险费率将降2成
交强险成为第一主险,对第三者的赔偿首先由交强险支出,超出限额的部分才轮到商业三者险,退居二线使其承担的风险有所降低,同时为了吸引车主继续投保,降低费率成为必然。据平安保险公司某负责人表示,以10万元三者险为例,费率降幅在20%以上。
●商业三者险限额将细化盗抢可以单独保
传统三者险的赔偿限额分为5万元、10万元、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及以上,据了解,该限额将进一步细分,增加15万元、30万元等,满足车主不同程度的需求。
各保险公司还将全面调整其附加险,有业内人士预测,单独承保盗抢险将有一定市场。保费支出的增加会使部分驾驶水平相对稳定的车主不再投保车损险,发生普通的剐蹭、碰撞事故造成的损失,车主有能力自行承担,而失窃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必然会有部分群体对单保盗抢险产生需求。但雅阁( 报价; 图片)、桑塔纳( 报价; 图片)等盗抢高风险车型则仍有可能被区别对待。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