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六:美系车在中国
主持人:综合刚才谈到很多美国制造的理念、美国汽车文化的特色,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和咱们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在节目的下半时段就要和大家聊美国制造到了中国之后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特别是大家对于中美合资的一些品牌大家是如何看待如何评价,通过短信的方式告诉我们。
上半时段几位嘉宾和我们分析了一下美国车的制造理念以及美国人民的个性当中的特色、他们当地的道路情况以及整个竞技状态,之所以形成美国车的设计风格,这种设计风格是不是同样适合于中国,而中美制造的产品在大家心目当中又是什么样的形象。
1724:对于美国车刚开始感觉还行,但是通用合资之后,拿着韩国车贴上美国车标蒙我们,从此觉得美国人太不仗义。
3855:我现在开的是凯越旅行轿车,别人指着我的车说开一个韩国车,我彻底蒙了,我开的到底算是个啥。
0994:美国车在吃老本,服务站的质量特别一般,从此以后再也不买美国车,下次换一个德国车。
4808:谈到中美合资别克算是比较成功的,看看路上有多少辆别克就知道了。但是别克车有很多小毛病让我特别心烦。
4777:美国车合资之后感觉太粗糙,小毛病很多,车型特少,创新也特少。我本来一直喜欢福特的车,但是觉得他们的车型推的非常少,而且价格也不是很合适,最后还是买了德国车。
主持人:刚才一个朋友提到大切诺基,这应该算是第一个合资的产品吗?
李洋:不是。
蓝河:那个不是大切诺基,而是切诺基。
主持人:是中美合资企业的第一款美国车。我们从切诺基说起,给三位留下的印象,中美合资之后生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
李洋:切诺基是一个误打误撞的产物,我们原来管切诺基叫213,为什么出来213?中国人想拿这个当212的换代,那时候还没有什么概念叫SUV,那时候根本没有这个概念。那时候引进这个车型想让它当一个高档的指挥车,还是想着军用。所以第一批车出的好多都是涂的国防绿,后来的2500改这儿改那儿,还有2700,这是后来的事。美国的切诺基一开始就当做老百姓没事玩的时候开车,还有切诺基皮卡。
主持人:刚才一位朋友说到现在市场上大家可以看看别克车的保有量也非常高,由此可以说明中美合资的产品也是得到中国人的认可。不知道三位对于刚才我们提到的上海通用、福特,凯迪拉克(今年改成进口了)几款车,说说对这些车的看法。
蓝河:切诺基刚开始有一堆小毛病,美国人不重视细节
蓝河:切诺基当时在市场上的销量相当可以了,玩车的人非常喜欢这款车。但是随后就开始走上下坡路了,当然车型越来越多。别克这款车刚刚出来的时候,并不是非常优秀,但是毕竟让大家觉得终于有一款这么大这么气派的美国车,所以还是有不少的先驱者们购买头一拨车。随之而来那拨车实际上确实像刚才那位朋友所说的,有很多小毛病,这也是美国人的个性造成的,对小细节不太在意。
在别克基础上做了调整之后,君威应该说改造得很成功,这一点连美国人到中国人看到车情之后也认为改得非常棒,比他们自己的原设计好了很多。
李洋:君威的内饰精细度已远远超过美国本土车型
李洋:咱们老说美国人活儿糙,实际上君威的内饰精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本土的车型,非常精细。06款的北美款就是咱们的君威,也一个内销转出口的例子。我们中国的设计,我们中国的原创,为中国设计为中国原创转为海外车型的目前只有两个,一个是斯柯达的,来自加长150毫米帕萨特B5的平台,还有来自北美的君威。
蓝河:上海人以特有的精细弥补了美国人的粗糙
蓝河:通用选择上汽作为合作伙伴是非常聪明的,上汽本身在我们国家也是属于有制造经验的企业,同时上海人以特有的精细度弥补了美国人的粗糙,这样来讲为什么说当君威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那个车很多方面已经不太像美国车了。
主持人:通用比较成功得到市场的认可,我们再来说说福特。
蓝河:福特拿到中国的车几乎都是欧洲设计,不算美系车
蓝河:福特拿过来这几个车型严格意义上说不是纯美国设计,都是欧洲设计,应该说是纯粹的欧洲风格的车,所以福特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把美国设计的车型跟中国做合资。
何毅:美系车代表车型基本没有拿到中国来
何毅:从各个大厂家能够看出来,真正在北美本土的一些代表车型在中国市场上其实没拿来什么。刚才蓝老师说到福特基本上拿的是欧洲福特的车型,因为是欧洲设计、欧洲生产,什么东西都是拿过来,要不是考虑福特是一个全球的大品牌,它就是一个德国车。咱们可以拿一个产品来看,能代表美国风格的车就是300C,我们可以通过看这个车型,我认为如果它能表现好的话,说明美国特色的车型在中国会有它的受众群。如果连这款车型都卖得不好的话,大家以后从北美市场拿车型到中国来生产这个路就越来越艰难了。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看克莱斯勒300C的表现如何。
李洋:关于韩国平台美国贴标的问题
李洋:我想回应一下短信朋友说的关于韩国平台美国贴标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没什么不仗义的,以当时的中国市场能够接受的能够畅销的只有这么做。欧洲的通用有萨博、欧宝,都是涡轮增压、高科技的车型,那都是造飞机的企业,拿过来卖多少钱?卖给谁?怎么定位?没法定。不用说赛欧在巴西狗尾续貂,嘉年华在印度第三世界的爱卡,不用说这个,当时的市场只能容纳这种车型,包括现在的凯越。美国通用想得非常明白,包括上海通用,下一步再不拿韩国车了,现在研发中心整个就是跟欧宝绑到一块儿了,可以预见下一步当然是威达和雅特,掀起新的高潮,跟当年赛欧一样。
听众:谈到合资不管中美、中德、中日等等,每次看到这些车型介绍基本都会写上这么一句话,本车是根据中国路况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理念,每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都觉得特可气。
蓝河:其实大家都认为根据中国的道路环境做重新的匹配,这点可能不要去狭隘理解就是说中国道路很烂,一定要加硬悬挂、抬高底盘,其实完全不是这方面。相当一部分是发动机的重新匹配,坦率讲我们的燃油环境比国外要差,就像我们当年京港拉力塞,走到湖南境界给你加油拿一大水缸拿勺往外舀,这种燃油情况下,不光是外面来的车水土不服,本土人都会生病。针对中国行驶环境做的调整。
还有一个情况,中国太大,最冷的地方和最热的地方常年温差特别大。当时最早出来的赛欧,那一拨车最早出来到海南去,如果玻璃上贴上膜之后,太阳一晒玻璃就裂了。从原设计没考虑到中国人一定要在玻璃上贴上塑料布,这个感觉人家觉得很奇怪。但是这毕竟是中国文化,大家在贴,贴完太阳晒就是裂,因为受热不均匀。以后这个就调整过来了。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三位嘉宾讲得非常尽兴,关于美国制造的话题我们还可以再做一期都没问题,有些问题没有聊透,特别关于美国非常有特色的本土汽车文化,其实我是特别想在节目当中和大家聊,但是没有时间了。感谢三位嘉宾的精彩讲解,如果大家想再次看到听到我们的这期节目可以登录搜狐汽车在精品坊当中点击星期三会客室,感谢三位嘉宾。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