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主编助理--王澈
王澈:我觉得奇瑞的机会在中国的市场自己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在寻找到自己的机会,而且它在很好地充分在利用这个机会。首先中国的市场,跟北美的市场,和日本的市场,还有欧洲的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市场。它的需求差异是非常大的,这种差异性实际上给国内企业做成大而全的企业的机会。比如说今年的中国的市场,它体现的就是区域化的变化非常大。就是说北京、广州、上海这样的城市,实际上已经不是对国内汽车销售增长最大的贡献城市了,实际上转向了汽车里面的二级市场或者叫省会城市,他们对汽车市场增长的贡献率比这些中心城市大得多,奇瑞在这些城市的增长远远高于像北京、广州这样的区域。那么这个市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其实就给了奇瑞这样的企业一个特别大的发展空间。
再有一个即使是城市之间的区域不同的话,它对车型的需求依然还是不一样的,像城市里面需要的是轿车,那么乡村企业或者是西部地区,可能需要更多的SUV、MPV、还有轿车等等。等于是这种发展对产品的需求还是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奇瑞它自己,他们确定目标大而全的企业他们是能做到的,我觉得这个是国内市场需求这方面来看。
当然奇瑞自己肯定也要抓住这个机会,从市场的和行业的角度来看中国都是一个政策的市场,就是政策决定了他们的发展。国家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自主创新,实际上今年自主品牌才成为了我们媒体或者是行业外所关注的焦点。奇瑞成为这个自主创新品牌中的佼佼者,它已经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的一个概念,它的部分可以充分地利用国家给予它优惠的政策。老实说社会的向心也是鼓励自主品牌,它有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这么一个状态,给了它这么一个政策支持。它除了国内的市场以外,有没有可能突破走向世界,其实我们应该看到从04年开始国内的自主品牌开始向外突围。
就是说在国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那么自主品牌他们在寻求一种向世界向国外突围,走入世界竞争的大循环去,这种大循环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比如奇瑞去过美国吧?是吉利试图敲美国市场的门,它就是一个展示,但是他真正敲开人家门的时候实际上受到了打击的。后来我们发现国内的自主品牌在转向世界市场的时候,它没直接地进军欧洲、北美市场,它反而做的是主流市场和二级市场。比如说非洲、南美然后就是中亚等等。然后像俄罗斯独联体等等的这些国家转向。那么他们这些国家的市场环境,可以说属于一个有点跟中国接近的起步阶段。另外也是其他的国际大公司,他们认为那个地方没有利润,也是他们比较忽略的地方。我们先从这些市场开始做起,等于是慢慢渗透,然后直到你做成,随着我产品的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你肯定会去冲击国际的主流市场那是迟早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奇瑞的大而全的做法,这个雄心有成的机会和成的实力,这点我觉得是值得一提的。
主持人:而且我感觉按照奇瑞的价格策略,在国内跟合资品牌竞争如果搬到一个非中国市场,我觉得奇瑞的优势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因为中国毕竟对奇瑞的了解“从无到有”成长起来的。但是奇瑞到了另外一个市场去,给消费者的感觉是另外一种感觉,而且它的配置优势,它的资源优势,跟价格优势是不是更能发挥作用?
秦力洪:现在奇瑞因为我们出口的产品奇瑞国际公司在负责,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大体的情况,现在国外的价格对于奇瑞的产品出口来说不是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像我们卖的车在俄罗斯比韩国车都贵,俄罗斯人认为中国的品牌比韩国的品牌好,但是中国人非常怪,认为韩国的品牌比中国的品牌好。像我们在叙利亚,认为东方之子是高级车。现在我们在国外做这样的事情就是软投资,但是我想说我的感觉奇瑞最大的特点就是心特别定,我们知道自己的心里我们自己是要干什么的,而且我们知道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的。
像刚才我们提到战线很长,但是我们心里有重点。我们一方面会继续把战线拉长,另一方面我们会不断地确定我们的重点。有一些人觉得我们光卖QQ不对,但是我们不着急。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今年会把旗云销量弄上去,所以我们从1月1日上午8点半开始,我们宣布终端店搞活动,参与的非常多,当天就拉开了旗云上市的序幕。现在很多人为我们着急,他们的心非常好,问我们什么时候出口到外国啊?
我们说不着急,我们有我们的节奏,而且我觉得奇瑞公司从建立以来按,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管搞研发还是降价,最本质的东西我们是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我们很少因为什么事跟着别人去转的。
比如说我们回到《侃价》这个话题上来,如果我们看准了今年的车市要降价,我们就一步先降到位。6月份过完了,7月份应该是奇瑞该做的产品调整已经做完了。
我们有自己的节奏,我们不会等到不行了实在卖不动了才降价,所以我看有人说为什么今年销量很好,奇瑞主动在做降价的事,就像老产品卖得很好,为什么这个发动机,我觉得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我一直觉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特别是有些事情是在时机好的时候去做,而不是在被迫的时候做。我觉得这个是很大的特点,另外今天的话题是《侃价》,我们还有一个特别特殊的降价的行动。我觉得今天必须提一提,就是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的时候我们奇瑞备件降价30%。这个对我们今年用户满意度的作用,甚至到今天我们还不能够看到它的全貌,这个是巨大的。
这30%是怎么来的?我们把每一款车和竞争市场的细分车型拉出表来,比如说做一次维修要多少钱?做一次正常的保养要多少钱?我们基本保证我们的易损件和常用件,我们在市场上的成本是最便宜的。
这个完了之后我觉得这一个价格调整的作用,就是在销售后市场价格调整的作用,未来甚至会大于我们在整车上来的价格调整。现在日益在体现,现在包括我们的客户回站率都在提高,我们也保证我们的服务站方面的价格。这个调整我相信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跟上的,这是一个新的蓝海战略。
主持人:应该说是我们讨论有将近一个小时了,整个对于奇瑞汽车在中国来说,我觉得它的定位也好,它的发展态势也好。毫不怀疑的讲,应该说奇瑞是中国自主品牌当中最有希望的一个汽车企业,而且它的发展态势不仅仅是局限于中国。我觉得它今后确实有可能走向国际品牌,这么一个耀眼的明星。如果回到价格策略和市场策略来讲,我觉得奇瑞汽车永远在什么位置上呢?就是在配置、车型、价格,消费者期待的或者是能够认可的心理防线之上,他们踩得这条线踩得非常好,从综合的性价比上面来讲是踩得非常准的,踩得过了可能会陷入另外一个疑团。如果你踩得不到就达不到效果,所以我觉得奇瑞在价格的营销方面是比较成功的,而且消费者确实也是比较满意的,满意它的品质、产品的可靠性,包括秦总说的,售后、配件,等等方面的性价比都是非常高的。今天因为时间的问题,请每个人为奇瑞的价格问题说一句话。
武卫强:刚才我一直还想说一点,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日本车进入美国的历史,那么当时最大的契机就是“石油危机”,让日本的小汽车跑遍了全世界。现在世界的石油危机其实已经重新上演了,中国汽车很有可能这次抓住这个机会,也让自己的产品真正走向世界,我觉得奇瑞是其中很有实力的一个。
王澈:我是觉得奇瑞现在已经把自己的主流地位巩固在10万元价位以下,这个区间内了。那么真的希望奇瑞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能够冲击到中级车、甚至到高档和超级车的价位里面。
主持人:给我们消费者也展示一下奇瑞的真正核心竞争力。
秦力洪:谢谢两位嘉宾和主持还有消费者对我们奇瑞的肯定,我觉得不管我们过去的价格营销策略执行得好还是不好。像主持说的我们一直踩着一条非常精准的线,其实我们内部开会,我们封为教条的其实就是几个词,首先考虑的是客户价值,我们的变革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体验,通过体现感知价值;客户满意,客户满意是延伸到营销策略、售后服务等各个层面;售后服务,这个宗旨是不会变的。
主持人:感谢三位嘉宾,“不求侃出真理,但要侃个明白!”,今天的《侃价》栏目到此结束,希望我们的三位嘉宾今后还可以多多光临我们的《侃价》聊天室。谢谢!
王澈:谢谢。
(责任编辑:刘晓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