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洁净煤技术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告诉我们,采用洁净煤技术,对煤炭不再象过去一样简单地一烧了之,既能缓解能源短缺状况,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预计2010至2020年将是我国煤化工产业化主要发展时期,到2020年有可能形成3000至5000万吨的石油替代能力。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煤炭以及煤炭相关产业一直都摆脱不了“黑乎乎”的印象,已经成为高污染、高排放、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象征。然而在7月3日和4日召开的中国-欧盟能源环境项目《中国洁净煤发展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能源专家以及企业代表们却为与会者们勾勒出了一幅洁净煤发展碧海蓝天般的美丽画卷。
目前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石油产量严重不足。而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储量居多,国内化石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2.7%,石油、天然气储量不到探明储量的10%。石油供给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安全,虽然国际原油大幅涨价,我国每年进口仍高达1亿吨左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进口大国。
与此同时,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占到了世界探明储量的11.6%,世界煤炭储采比为192年,那么,能否用煤炭解决我国的石油短缺问题呢?
答案是肯定的。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洁净煤技术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告诉我们,采用洁净煤技术,对煤炭不再像过去一样简单地一烧了之,既能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状况,又能降低环境污染,是一种非常现实而可行的解决方案。
什么是洁净煤技术?
简单地说,洁净煤技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对煤炭进行洗选、脱硫、碳捕捉和碳埋存、液化、气化、煤化工、多联产等技术,在煤炭转化为电力、油、气的同时,产生更多的化工产品和工业产品,并把废弃物资源化,洁净煤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如在煤化工中通过在高温高压下对煤炭进行气化或直接液化而生产出柴油、石脑油等石油替代产品。如上海某厂的一个6吨/天工艺开发装置,2005年连续投煤18天,共消耗原煤105.9吨,得到过渡油品16.1吨,石脑油6.1吨,柴油29吨,成型残渣29.7吨。
煤化工还可以制造甲醇、二甲醚、烯烃新型燃料。目前山西省已经有几百辆甲醇燃料车在运行;目前已经生产出二甲醚燃料样车,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替代液化石油气(LPG)正在进行示范应用。
预计2010至2020年将是中国煤化工产业化主要发展时期,到2020年有可能形成3000至5000万吨的石油替代能力。
洁净煤技术在替代石油外的另一大技术亮点就是煤基多联产。而所谓多联产就是将煤气化、化工合成、发电等单元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高效、灵活、洁净、经济的目的。
在多联产之中,煤炭不仅可以产生热和电,还可以从煤炭中生产出农用化肥、建筑材料、化工原料以及氢气。而以氢气为基础的氢能发电,无疑将是未来能源产业的明星。目前,以华能为首的绿色煤电公司吸纳中国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以及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等五大电力公司,正致力于多联产方面的工作。他们的目的就是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以煤气化制氢和氢能发电为主、并进行二氧化碳分离和处理的煤基能源系统。
除上述介绍的各种高效利用方法外,洁净煤技术还能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仅洗煤一个环节就能降低煤灰分50%至80%,脱硫40%,去除煤中10%至15%的煤矸石,同时还可以减少大量无效运输造成的能源浪费和交通紧张。而循环流化床、烟气净化技术更可以将脱硫率提高到90%以上,对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污染物以及粉尘洁净煤技术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发展最快的能源市场,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需要大力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中国有关机构和企业也在积极地进行洁净煤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为此专门成立了煤制油公司和煤液化研究中心,华能公司所属的西安热工研究院煤气化一直在开展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的研发工作。
大范围推广洁净煤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石油危机,同时也是随着中国公众对于环境要求逐渐提升而必然出现的现实市场需求。欧盟公司在华面临着极大的市场机遇,壳牌等欧盟公司都已经在中国成功地推广了其技术和产品。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