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好熟悉的一个名字,记得没错的话现在运算速度最快的版本应该是3.80G了吧?不对,咱们家的第一汽车怎会跨行做起处理器来呢?这或许是许多人在今年五月杭州国际车展上,看到这部由一汽自主开发的新车型所反应的!当初英特尔并没有把这名称注册掉,而被现为一汽的新车型所使用,我想现在他们应该气得掉牙吧!
性能:4
操控:4
安全性:4
舒适性:4
配置:4
外观造型:3.5
内饰造型:3.5
完装品质:4
总评:4
优点:自主的设计风格以及出色的操控与动力性能。
缺点:内饰部分配件仍直接沿用马六。
<作者>
文:许志泛
图:许志泛/张陆
<中标>
是双生而非学习
<内文>
国内许多车厂顶着自主品牌,本着向学习国外的理念,说穿了只不过是抄袭的变相说法而已。
作为自主品牌,第一个要有的就是「自尊」,而这也是笔者在大学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导师给予我们对于「创造」的一个要求,要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首先必须要懂得尊重自己。
或许过去我们给予国内自主品牌过多的呵护与容忍,许多人把「抄袭」这一回事,解释成为「学习」,一提到这事情,还有人解释当年日本还不也是「抄袭」而来,但人家是把其精神与灵感拿过来消化之后,再变出自己的东西,与国内部分自主品牌那种直接拿来「改装」的观念可是大相径庭!民族品牌,就要有民族的尊严。
一汽奔腾的推出,再次让我看到咱们家自主品牌的自尊,或许有人又要质疑这部车不是在马六的基础之上打造起来的吗?难道采用相同平台打造起来的福特福克斯、马自达3以及沃尔沃都没有自我?都是日本车吗?奔腾与马六的关系其实就像福克斯之于马自达3那么简单,属于同一平台的双生车型,承接过来的只是一个平台,「产品与形象」可是重新打造!
放眼国内现行价格介于20至30万元之间的B级中高级轿车,上海大众领驭、广州本田雅阁、别克君越、东风日产天赖等受欢迎的车型中虽然也有几款是特别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做出的「中国规格」产品,但品牌都不是咱们家的。虽然目前一汽厂方尚未定出奔腾的售价,但以产品定位而言,奔腾瞄准的确实就是这几位重量级明星,因此未来售价上,个人认为一汽奔腾应与这些对手相当,甚至以稍微优惠的价格抢占市场份额。
奔腾在研发时期的代号为C301,业界也这么称它许久,就在今年五月的杭州国际车展上,一汽轿车把C301推向一般大众,并且命名为「奔腾」。根据厂方的说法:「命名为奔腾的原因就在于这款车拥有优异的本质。奔腾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激情。」也确实,两年多以来,同平台的马六无论在质量以及汽车本质上的口碑都相当完好,因此一汽奔腾事实上已经给予了一般人一剂强心针。
<中标>
乔氏名刀
<内文>
「蓄势待发的公牛」,这是厂方给予奔腾外观的描述,初见到奔腾实车时个人倒没有这么直接的反应,后来仔细端倪,才渐渐有这样的感觉,大概是我被厂方的说法给引导了吧!
「一鸣惊人」、「一炮而红」这样的形容词是所有初问世产品所必要的,一个良好的可被接受的形象是产品决胜的重要关键,过去许多韩系车请来著名设计师操刀,挟着名师与优异美学设计的光环为产品带来不少实质的回馈,国内近几年也有部分车厂采取相同的做法,其中合作最多次、名气最大的莫过于乔治亚罗,一汽奔腾正也是他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作品之一。有人认为给外国人设计不叫做民族产品,难道给日本人设计的奥迪A6不是德国车吗?
一汽厂方将奔腾定位为后商务时代用车,设计概念自然少不了大气与尊贵的元素,而在这逐步个性化的用车时代里,个性化与时尚感也不可或缺,但也不能太过张扬,这一点似乎是乔治亚罗最拿手的,过去他的作品可以很中庸,也可以很不妥协,每样作品都有适当的表现与尺度拿捏。
乔治亚罗在这部车上创造了许多独有的设计元素,蓄势待发的公牛灵感其实来自于纽约华尔街的铜牛雕塑,公牛的神韵被融入大型的水箱造型里,气势昂扬的眼神以及牛角则被转化为傲气的车头灯。
为增加车室后座头部空间,车顶线条刻意往后延伸,使得重心集中在车身后半部,圆润的后车窗线条有着豪华英国车的神韵,而从头灯尾部拉出的腰身折线顿时让车侧显得格外有精神,动感鲜明。行李箱采用时下流行的三维立体设计,尾灯组也颇时尚,内部融入了一圆形灯组,不过看了几眼觉得这部分与伊兰特十分相似,个人认为如果尾灯内采用立体灯组并在圆形方向灯的外框加上细致的镀铬饰条就相当完美了。另一方面,由于车轮与轮拱的间隙不大,再加上配置16寸的五辐式轮圈,奔腾流露着些许轿跑车的风味。
<中标>
标准B级轿车的氛围
<内文>
最近看过业界很多对于一汽奔腾采用马六平台的负面评论,虽然个人并没有完全认同那样的指责,但是对于奔腾直接挪用马六的方向盘、仪表板、排档座以及空调旋钮等部件感到惋惜,不过其余重新设计的部分还是值得奖励的。
内饰虽然并非由乔治亚罗操刀,但整体设计仍颇有水平,中控台采左右对偁的立体造型,上黑下米色的双色配置乃国产车惯用做法,之间辅以咖啡色木纹饰板以及细致的镀铬饰条融合出尊贵气质。不过前控台下方的材质采用水斑纹路的米色塑料却让我感到纳闷,经厂家证实,本次的媒体试驾车属于试装用途,实际用料尚未定案,不过整车室内的材质并没有过往其他自主品牌那种廉价感,还是达到了现行B级国产车的要求。
驾驶座八向电动调整附加热功能,副驾驶座为四向,坐椅柔软度相当良好,厚实舒适,实际驾驶经过粗糙路面,震动也被避震器以及座椅吸收的非常完好,臀部以及背部丝毫感觉不到微小的震动。
由于车顶线条往后延伸的关系,后座头部空间相当充裕,膝部空间的表现也在水平之上,唯独横向空间在容纳三名身高一米七的乘员之下,稍显局促。
试驾车配置的6片式CD音响外加6个扬声器,音质以及音场设定皆达到一般人的要求之上。空调系统采用全自动恒温控制,加上后挡风玻璃上的电动遮阳帘,提供车室良好的冷房效果,一伙人高温的沙漠中行驶一整天下来,车室仍相当舒适。此外,车室后视镜上还拥有电子指南针显示,也让我们在广阔的沙漠中始终清楚行进的方向。也许试装车采用的是最高配置,整车共有六颗气囊配置。
<中标>
马氏运动风格依旧
<内文>
奔腾搭载了来自马六的MZRL3V的2.3升直列四汽缸引擎,拥有120千瓦(163匹)/6500转的最大功率以及204牛顿·米/4000转的最大扭矩。这具引擎的特点在于采用了S-VT可变气门控制、VIS可变进器歧管系统、VTCS可变涡流控制系统以及VDA可变进气道等多组系统加持,让引擎兼顾高低转速的动力输出,而为了整合DSC、TCS等主动安全系统,该引擎采用了电子节气阀。
坐上驾驶座,闭上眼睛,熟习的驾驶者界面,方向盘握柄的粗细、排挡杆的位置、形状以及触感都与马六相同,踩两下油门聆听引擎声浪,恩!没错这是部马六!不过就实际坐在驾驶座上,睁开眼睛的感受还是存在些许差异。
悬挂系统前为双A臂、后E型多连杆的结构,相对于马六并无细部结构修改。排入挡位上路没多久之后,我感觉到奔腾的避震器阻尼设定与马六并不相同,它比马六要显得舒适点,加速的过程中也可以感觉到车身较马六要来得沉稳些,不过转速的提升依然相当轻快。
五速手自动一体变速箱的操作方式完全同于马六,采用锯齿状设计,手动模式往前推为降挡、后推为升挡。换挡反应相当敏捷,尤其是在利用引擎牵引力降挡剎车时尤为便捷,只要在合理的转速之下,反应皆可与预期同步。
承袭于马六轿跑车的因子,奔腾在弯道上也表现出应有的水平。我们在蜿蜒起伏的山路,并且在满载五人的情况下,奔腾无论制动性能或者减速再加速都没有拖泥带水的情况,方向盘与车身反应也颇直接,没有因为车重较大而显得呆滞。
<中标>
总结
<内文>
作为一款国产B级轿车,奔腾无论在操控性能、做工、用料以及设计上均超过了个人先前对于他的期待。如果你认为马六是款好车的话,奔腾也绝对是,因为它除了与马六采用相同的底盘平台、引擎之外,它们在一汽也出自同一条生产线,而这正是新产品最好的保证。
(责任编辑:戴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