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进入WTO的第5年,中国汽车市场以过去几十年达不到的速度“飞跃”发展,销售数量大涨、品牌数量猛增、销售模式巨变,当然汽车价格连年下降,消费环境日渐改善,中国正在进入汽车社会。特别是新车型,据保守估计,最近5年,涌现的国产新车要在200款左右。
汽车有形市场与4S店互为补充
入世后,中国汽车营销彻底发生改变,汽车营销模式经历了交易市场为主、交易市场与4S店并存、4S店为主的转变过程。2005年国家商业部正式颁布《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交易市场的功能随之转变。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陈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使在《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实施以后有形市场成本低、集合效应好等有利条件可以吸引厂家授权经销商入驻场内。有形市场有多品牌、多类别、多功能的优势,遇到不景气时,化解和转移风险的能力远远大于专卖店;而且相比之下,有形市场比专卖店更易于聚积人气,形成商气,在汽车销售情势不振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
在北京,亚市、北方、中联是汽车交易市场的代表,现在北方总经理几易其人,亚市、中联都要搬迁,究竟交易市场的前景如何?对此,亚市总经理苏辉认为:不可否认有形汽车市场出现了低谷,问题在于长期在真正意义上脱离了消费者,有形市场只卖车,没有服务手段,很难延伸对消费者的服务;而且长期只提供物业服务,随着汽车消费成熟、汽车业高速发展,只提供物业服务与汽车销售市场脱节,必须加入汽车销售市场需求的多种模式。现在北京每月的新车销售有45%来自4S店,其余的55%来自汽车有形市场”,一些4S店在多家有形市场都设立了分销点,这个数据是否准确,也很难弄清。但是4S店刚出现时与有形市场呈对峙之势,到现在已经演化为互相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去市场看车、在4S店提车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共识。
一年上市新车80多个
魏先生马上要买自家的第二辆车。01年,当他在买自己的第一辆车,只有富康、捷达、桑塔纳三种车可选择,今年再次买车时,先是在轿车和SUV中选择其一,其次发现很多车叫不上名字。据北京亚运村市商务中心主任郭咏介绍:入世前后亚市里的商家数量没有明显减少,但汽车品牌的数量却是大大增加。原来品牌少,一个品牌可能有十几个商家卖;现在可能一个品牌只有一到两家卖,但品牌数量达到了十几个。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2002年,桑塔纳、捷达、富康这三个传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从2001年的47%降到了34%。新品牌出现频率逐年递增,2002年新出现品牌10多种,今年预计全年新上市车型包括改型改款、新车新名的将达到80多种。而最近5年,保守估计,新增的车型也在200款左右。
汽车价格“降”不断
连年的汽车产量的增加,产能过剩的问题体现到市场上就是价格问题。不仅不同品牌之间价格战激烈,相同品牌价格战更酣。由于交易市场不受厂家控制,因此车价在这里最容易出现波动,加价和降价都可以从这里开始。例如对价格控制最严格的当属广州本田,它采用不许经销商进交易市场的办法力图把住价格,而事实是,2004年春天,时任广州本田副总的曾庆洪亲自暗访亚市的时候,就在一辆雅阁车前被车虫告知加价就能提走这辆车。曾总当时的心情没有对外讲过,但是,交易市场这种体现市场供需变化的作用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即使在今天,如果想了解某个品牌的价格或者紧俏程度,到亚市里一问就知。
事实上,汽车价格不是交易市场搞乱的,而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入世后发展的一个表现。根据记者的观察,降价与大市场有紧密的联系。2004年是中国入世之后汽车市场滑坡的一年。特别是轿车市场,当年的销售增长率比上一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分析市场下滑的原因,价格频繁下降是最主要的。:“03年的汽车价格比股票乱,几乎一天一个价。”一位经销商想到那时候的价格很感慨。买了伊兰特的李小姐则是不平:“我们家5月买的车,到了9月就降了1万多,真心疼!”在分析04年降价原因时,徐长明认为:2004年轿车市场增长速度显著下降的原因中,价格下降频繁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2004年登记的67款轿车中,有41款是有厂家宣布降价的,并且19款车是两次以上的降价。此后车价连年下降。
出现降价的原因是什么?去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都对汽车行业有一个认识:汽车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而06年汽车行业预计总销售辆是630万到650万辆。产能过剩必将引起市场波动,而价格首当其冲。
汽车消费环境和观念都在变
2002年是我国汽车消费环境改善最大的年份之一。对2002~2003年轿车需求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连续两年的轿车销量和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些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停车位也越来越紧张,汽车保险费也由2002~2003年的下调改为上调,汽油价格上涨等,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影响居民的购车心理。根据本报的调查,今年下半年准备买车的消费者把油价上涨列为推迟买车的第一因素,其余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车价变动频繁、道路拥堵、停车难及售后服务质量。
从实际消费心理上看,消费者买车的考虑从关注价格转向了实际使用。今年所做的调查里,车价下降和售后服务优惠成为前两位的促进因素。这与2003年的调查有所不同,当时的促进因素以价格下降为主要促进购买因素。
从2002年1月到2006年7月,入世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用“翻天覆地”形容丝毫不夸张。当入世成为历史,中国汽车市场新的起点在哪里?今年6月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字中,添加了自主品牌的比例、出口汽车的数量,这种专项的统计数字以前曾经表现为私人购车比例、贷款购车比例。看来,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找到了方向,前进的步伐会更快更大! (责任编辑:刘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