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环境:从“限小”到鼓励小排量
5年前的中国汽车消费环境是很多人抨击的重点。当时的很多汽车消费政策,是该严的不严,不该管的总管。例如,限制小排量汽车、汽车信贷风险大、买车附加费用过高、车价不合理等等现象严重地束缚了中国汽车的发展。 当时的一项调查表明,消费环境是影响购车的主要因素。
5年间,国家围绕着消费环境而采取的措施也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解禁小排量车的限制、对外资开放汽车金融信贷业务、新的交通法规、停车费涨价、强制第三者车险等等都影响着汽车市场的兴盛与衰落。特别是,解除小排量汽车限制,对于小排量汽车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促进作用。而国家加强对汽车信贷的管理,也让贷款购车潮冷却。
业内人士认为,加入WTO 5年来,中国汽车的最大进步就在消费环境的改善以及汽车相关政策的制定上。从根本上来说,WTO要求中国政府的一些法规必须和国际接轨,这样也就促使政府,用法规政策来引导汽车的健康发展,而不像过去那样,以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来管理汽车发展。
●出口:WTO带给中国汽车的最大机会
毫无疑问,中国汽车目前的出口能力还非常弱,但是与5年前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资料显示,在1980~1998年的19年间,我国共出口各类汽车12.65万辆,只相当于同期我国汽车产品进口量的1/10左右。而在2005年,中国汽车1年的出口量已经接近17.3万辆,出口量超过了进口量。
在这些出口的汽车中,商用车占到了72.7%的比重,而且出口的国家大多为非洲、中东、东南亚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轿车出口数量很少,并且打不进发达国家市场,出口的利润率比较低。
但是,目前没有人怀疑中国汽车的出口能力。吉利、奇瑞等企业也把轿车出口的放在重点上。一位外国记者表示,发达国家能够接受中国的纺织品,就也会接受中国的汽车。不过,其也认为,中国汽车的出口之路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