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幕:说“德国人是方脑袋” 我要用镜子照一下
主持人:我刚刚突然想起来有一个中方很高层的人形容德国人的思维方式,用了一个词,说德国人是“方脑袋”,这是用来形容中德两种思维文化之间的差异,具体地说,德国人可能喜欢用统计数据说话,而中国人喜欢用不确定的无法量化的一些东西来决策,尤其现在中国也在发展转轨时期,不确定因素更多了,像在这种情况下,您怎么来处理这些问题呢?有没有比如说需要在科学的数据和不确定的一些因素之间做一些妥协?
范安德:我要用镜子照一下,我是不是真的是“方脑袋”。 (笑)。
我还是说第一,不要放松您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您的导向。我要承认中国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我来了以后也是受了中国情况的影响。我们虽然大众在中国要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但是我们首先要想做一个中国的企业。
具体说到两个不同的文化,应该要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有可能有冲突,但是更多的有可能是互相融合、互相学习。我知道中国有些事情可能不是说今天说了、明天就能解决的问题。
但是中国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中国这个国家大、人口多,可能很多情况确实很复杂,决策慢也是一种慎重,不能一概而论说这种慢和慎重就是不对,在中国这样一种国情下可能就是有道理。这样在我们工作当中就像手插在一起一样,不同的方面应该把自己的优势联系在一起,而不是这种对抗,而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成为这样的一种状态,而不是成为对抗的状态。每一种文化,每一个国家的人应该说都能从对方当中学到一些东西。
加上我们两个合资企业,我们在中国大众的员工有差不多23000多人,这里面90%以上是中国员工。因此我常说,我们是一家中国的国际化的企业。即使在我们大众汽车中国在北京这里,可能看到更多的还是中国同事,特别是在前沿从事市场工作的都是中国人。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中国人对中国市场肯定比我们更加了解。
另一方面您说的对,中国发展很快,有很多新的情况,有很多新的问题会出现,因此我就说我们需要在中国要有决策机构,能够快速的从这里作出反应。使我们的组织、使我们的工作模式能够适应这种快速的发展。
主持人:对您来说是不是意味着有一些决策是依靠数字来做依据的,但是有一些决策实际上还是需要一些现象或者不确定的东西来做?
范安德:数字很重要,但是有时候人的感觉也很重要。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决策一定要有科学的论证,所有的决策要过脑子,当然首先要从心里出来。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