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
但在中国加入WTO五年、汽车业合资进入20年之后,已经为我们熟悉的合资汽车名字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最近播出的电视广告片里,我们听到“广州HONDA”开始代替“广州本田”,响亮的“广汽TOYOTA”开始代替“广汽丰田”,拗口的中西合璧的名字开始逐渐流行。
随之而来的是,中方“有份”的制造厂名字开始悄然退居一边。在一汽丰田和广州丰田的产品宣传广告上,“一汽丰田”和“广州丰田”被缩小到最小字号,蜗缩在广告页一侧,而所有的TOYOTA标识则被尽可能地放大,“有路就有丰田车”的口号中也见不到中方的身影。
一场新的改名运动也不动声色地上演,典型之一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去年把名字改成了“东风日产乘用车有限公司”。
对于外资厂商来说,这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举动。随着业内关于中外方50:50合资底线可能在未来几年内突破的传言再次升温,外资“单飞”的冲动已经纷纷暗自酝酿。
全球汽车界的大佬们随之开始直言不讳地攻击中方。日产汽车CEO卡洛斯·戈恩批评中方东风汽车公司对于合资公司的贡献为零。尽管有了后来的《东风日产合作纲领》做修复,但这个伤口依然无法抹去。
在东风悦达起亚股权风波中,韩国现代更是期望借助江苏悦达排挤东风,并达到最终控制合资公司的目的。
品牌传播中的微妙变化也是其中一个例证。无论到时候外资能否实现对合资公司的完全控制,TOYOTA、HONDA这些洋品牌不断被强化已成事实,而中方将继续被边缘化。
伴随而来的是,多数的国产合资车和进口车已经开始在一个品牌的网络里进行销售,而外方的品牌已成为当然的主导。
Global
Insight亚洲区技术分析师段诚武博士认为,在产品导入这一核心要素上受制于外方的现实之下,中方目前对外方这种企图全面控制合资公司采购、市场营销、销售以及生产的冲动很无奈。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