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咱们说了自主品牌的汽车,大家是又爱又恨。一方面是咱国人自行研发的结晶,值得骄傲。另一方面,厂家在售后服务上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令满腔热忱的消费者寒了心。
让消费者头疼的问题有三:一是零配件断货。 车子出了问题需要更换零件时,消费者要等配件,少则几天,多则数月。在此期间车子无法正常使用,所有损失只能消费者自行承担。
二是管理不规范。有相当一部分4S店在给用户换件时,把其它车上的零件拆下来换着用;再不就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从现有的半新不旧的件儿里挑个“好点的”换上。也许当时是修好了,可用不了多久还得坏。
三是维修技术不过关。一辆车是坏了修、修了坏。维修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真不知是要拿消费者的车练手,还是考验消费的耐心?
北京的贾先生就是国产车“铁杆支持者”中的一员。他的自主品牌旅行车是去年9月买的,才开了两个月,就发现助力转向里面有异响,贾先生当时没在意。可过了一个多月,里面的响声越来越大。于是贾先生找到了4S店,维修人员检查后确认是助力转向管柱坏了,需要更换,只是店里没有存货了。维修人员告诉贾先生“来了货通知你”。
过了十几天后,4S店打电话让贾先生过去换。虽说等了十几天,但总算能解决问题了,贾先生暗自高兴。
可没想到刚过了两个月,又发现助力转向有异响,声音还很大。贾先生心理咯噔一下,心想该不会又是助力转向的问题吧?
贾先生再次来到了4S店,果不出所料,还是助力转向管柱坏了。
这次,维修人员一下先后给贾先生换了两个助力转向管柱。可是两次装完后,在打方向时都发出“吱吱”异响。维修人员说“配件没有了,你还是用原来的吧。”
折腾了半天,贾先生开着“原封没换”的车又回了家。十几天以后,贾先生发现原来的这个在打方向时同样出现了“咔嚓咔嚓”的异响。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贾先生再次带着车来到了4S店,要求维修人员为自己更换一个新的。可是装上新的助力转向管柱后发现,助力转向没有了。维修人员一查,发现是电脑模版烧了,赶紧又给贾先生换了一块电脑模版。但是装上后依然没有助力。
此时店里再没有多余的电脑模版了,维修人员本着“先人后己”的精神,从该店经理的车上拆下来一块电脑模版给贾先生换上了。测试的时候还算正常,可一装到贾先生车上,就不知为什么又“失灵”了,无论怎么打方向都没有转向助力。
眼看着太阳已渐渐落山,维修人员也已经换了好几拨,贾先生只好带着“满身伤痕”的车踏上了归途。
第二天早上贾先生起了个大早7点半就到了4S店里。维修人员又为车子换了一个助力转向管柱,然后从昨天先后为贾先生更换过的三块电脑模版里面挑一块“好”的装上。但是装完以后,打方向时依然有“吱吱”的响声,并且很不稳。维修人员为难的说“没有了,等过一段时间再换吧”。
贾先生掐指一算,从买车到现在7个月的时间里,自己一共换了5个助力转向管柱,但是依然没有修好。想到这些贾先生这叫一个心疼。
厂家在了解了贾先生的情况后,安排维修人员给贾先生更换了新的转向管柱及电脑控制模块。现在故障排除了,但是贾先生还是很担心——不知这次换完以又能用多久?是两个月还是更短?
贾先生现在觉得修车简直就是一件遥遥无期、望不到尽头、看不到希望的事。贾先生不知道这样换来换去,换到何时才算有个头?更让贾先生担心的是,如果过了保修期,这个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该怎么办?
听说这个品牌的新款车即将下线,贾先生本来还打算到时候把现在的车卖掉换一辆新的。但是现在,贾先生觉得都透心凉了。
贾先生的遭遇,让人觉得修车是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们并不指望所有的厂家一下子都能把服务做得“滴水不漏”。但是至少该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我们常说巩固汽车市场就要做好售后服务。但是对现在汽车服务市场上存在的诸多问题,生产厂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可消费者的耐心是有限的,消费者的选择是自由的,有了问题总是“临时抱佛脚”,到头来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修车不仅仅是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服务,更是将品牌的力量传达给消费者。这样反反复复的修车,不止耗尽了消费者的耐心,还会削弱品牌的威信。 (责任编辑: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