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买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不少人省吃俭用地步入了有车族。但正所谓买车容易养车难,汽车的保养和维修也就成了有车族的必修课。可是消费者对汽车知识还真知道得不多,到了修理厂就变成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有些修理厂从心里就把汽车消费者定位在了弱势群体。 要是再赶上个话说“冲”点的修理厂,那心里可就更不是滋味了。
北京的陈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今年 3月买了一辆吉普车。一下步入了有车族,当然喜气洋洋。然而,好景不长,新车刚买回两星期后前轮就跑偏了。紧跟着4月份又不能起动了。新车还没出满月,就趴了窝,再也不动弹了。
将车拖到4S店后,经理说得将发动机全部拆开才能找到问题所在。这可是新车呀,陈先生煞是心疼,想约一位懂车的朋友陪着看一下全过程。当即遭到经理拒绝,他说:“你们不懂车不让看,懂车的就更不能看!” 陈先生问为什么不能看,经理答道,不为什么,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
于是陈先生的新车被大卸八块,满地螺丝、零部件。陈先生提出要换车,经理却一连串妙语惊人“我也曾经买过车,我们买车族就是弱势群体,只能认命,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况且你这辆车已经卖给你了,你还开了一段时间呢!” 陈先生要他理解作为消费者的心情,此时经理却说:“我是为厂家服务的!”
陈先生又据理力争,说我这车刚开了2千公里,经理则说6 万公里与 2 千公里是一样的,只要车到了你手里就只有修,没别的!
于是,陈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汽车一经抛出,概不负责。还上哪去找什么消费者是上帝的感觉!
在我们受理的投诉中,有陈先生这样遭遇的人并不在少数。由于我国与汽车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面对这样的解释,这样的遭遇,消费者还真是处于弱势地位。
其实厂商的所谓“强势”地位,一旦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最终还是要沦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汽车厂商应该换位思维,真诚面对消费者,不要“故弄玄虚”或试图搞猫腻蒙骗消费者。
作为经营者,第一次赢得消费者的钱包,不算最后的成功,只有赢得消费者的心,厂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与其把消费者定位在“弱势群体”,倒不如先行一步,找到自身的“弱点”加以改正之。 (责任编辑: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