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企业各有打算
■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到底算国产还是进口?虽然它肯定不能算作进口,但至少品牌还是别人的,国外企业提出品牌专卖,也并没有说过一定要把合资、进口产品放在一个网络里销售。
■除了中国以外,全球任何市场都没有所谓两网合一的概念,都是按品牌专营去做的,没有按产地属性单搞一套。
刘国强:那么,在两网合一问题上到底是合资厂的国外母公司还是中国国内合资企业的意愿更强烈呢?
钟师:我看这两边的积极性都很高。包括商家也就是现在的汽车经销商都很积极,现在主要是政府管理部门担心这件事情,担心外方一旦实现两网合一后能控制这个网络,进而使得进口车在中国市场更加通顺;再进一步推断就是当进口车在中国市场越来越通畅的情况下,外方的兴趣就会更多地转向做进口汽车销售,而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合资生产上,最后导致引进技术、新产品的积极性减弱,从而使得合资厂萎缩,中国汽车产业就会每况愈下。
刘国强:这样推理顺理成章,但是可能性有多大?
钟师:我认为这样一种推理方法值得商榷,我们看许多汽车工业较有规模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巴西、墨西哥、印度、土耳其等并没有出现大水冲倒龙王庙的情况,中国市场怎么可能出现世界特例呢?关键在于我们偏狭地认为外商只有出口汽车到中国才是赚钱的独木桥。
贾新光:现在出现这个问题的都是合资企业。首先说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到底算国产还是进口?虽然它肯定不能算作进口,但至少品牌还是别人的,国内有哪几家合资企业生产的车不是原厂品牌而是自己品牌的?没有!因此,国外企业提出品牌专卖,也并没有说过一定要把合资、进口产品放在一个网络里销售。
钟师:现在持反对并网意见的人提出将来要实行“品牌专营"来分割进口和国产品牌,即做进口车和国产车都不能相互跨越。这种提法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因为品牌本来就是国际统一的,没有进口与国产之分,如果说按产地车来分开倒还有一定道理。
贾新光:外国品牌在国内外建立销售店都是统一风格和规格,不会因为是在中国生产的品牌就改变它的统一性。如果同一品牌要形成两个营销网络的话,就势必会造成一个困惑:这个网络的标志是统一还是分开?如果是统一,必然就是重复浪费;如果有区别,又不符合其全球化统一的要求。如果一套网络只能卖进口一套网络只能卖国产,至少合资企业有它的股份,难道它就一点发言权都没有?
奥迪公司的态度就很明朗,卖进口和国产奥迪都由它来控制和批准。目前最明确地提出要两网合一的是标致-雪铁龙公司,它在与东风集团签订合作方案时,就提出要建立两个合资销售公司,这个方案的提出是根据品牌来分产品,即一套网络全部销售雪铁龙的品牌,另一套则全部卖标致的产品,说到底就是进口和国产是同一品牌的产品都可以在一个网络里销售,实际上就是两网合一。就目前来说,真正明确提出要实现两网合一的就是东风。别的企业不是怕两网合一,而是担心卖进口车的抢了国产厂市场。
沈进军:据我所知,东风在与PSA集团在合作的框架协议中,提出了未来国产和国外进口产品实施“并网销售”的战略思路。在此之前,上海通用成立的时候,上汽也曾要求一旦合资公司成立,美国通用要把它在海外(具体指中国市场)进口车交由合资的销售公司来作为总经销商,这一做法实际上也有了并网的意思,但这一条后来没有能够实行。
钟师:具体如何操作都只是在企业内部间讨论,外部也确实得不到明确的信息,据说有关并网的工作,国内3大集团都在各自进行着努力,在推进这件事。我也认为,并网这件事并不是所有外商都热衷的,而是根据自己各自的市场战略意图而定的。有些厂商很清楚,比如沃尔沃就曾经表示它将不考虑在中国生产汽车,就不存在一套国产车的营销网,所以它的销售体系也就根本不存两网合一的问题,对奔驰和宝马等都类同。原先进口车业务量较少和营销网络很单薄的外商在获得中国投资项目时最有兴趣考虑两网合一。
目前,只是在中国有投资合资生产车、而且又形成了一套国产车销售网络的外国企业,感觉到形成进口和国产两套网络没有多大意义的情况下才提出合二为一。
刘国强:这就澄清了一点,提出两网合一的都是在中国有合资企业的国内外汽车厂商。只是进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贾新光:在中国有合资企业,同时同一个品牌又能进口的这类企业才提出两网合一。另外,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原来计划经济时期既卖进口又卖国产都没有出过什么问题,为什么到现在问题来了?实际上正如刚才钟师所说,政府想给外方设置一个障碍。
刘国强:不主张两网合一的人里除了政府管理部门外,有没有来自于国内企业的声音?
钟师:我想国内企业大多数还是主张两网合一的。但企业的理由和目的又是各不相同的,一些国产车的厂商把原来的网络资源作为筹码来与国外企业谈判,与其被别的流通企业分走进口车销售这一块利润还不如把自己的产品和进口产品纳入一个网络里,自己还可以充当总批发商,切下流通价值中的一块奶酪。实际上,一些国内汽车大集团不光是做制造商,已经在演变成投资商,比如上汽集团,它既在做制造,又在服务贸易领域大显身手,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经营,怎么会甘心让奶酪吞入他人之口?
刘国强:对于国外企业而言,即使我们设置了很高的门槛,而且还很奏效,从其品牌全球化的战略考虑,它们也还是会极力主张和促成两网合一的。
钟师:因为除了中国以外,全球任何市场都没有所谓两网合一的概念,都是按品牌专营去做的,没有按产地属性单搞一套。在国外市场的营销网络里,既有在当地生产的也有原装或其他地方生产进口的。比如丰田、日产、三菱等日本厂家在美国就地大量生产,但同时日本本土的产品也大量出口到美国,美国的经销商都是一“网"打尽,不可能有美国丰田品牌店和日本丰田品牌店唱对台戏。这几乎成为一种国际惯例了。
刘国强:既然品牌专营已经成为一个国外企业建立营销网络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只要严格按照这种方式去做,不提“两网合一”这样一个敏感问题也是可以做到的,至少可以巧妙回避这种敏感性问题。
钟师:现在有的合资企业中外双方有默契,默认“并网",有的索性拿一网两用做吸引经销商加入的卖点,有的强烈反对专卖店“暗渡陈仓",只是不想让筹码漏水。
(责任编辑: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