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总经理陆志峰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向往与沉重:广汽自主品牌两大命题
“自主品牌和自主开发,既是广汽很向往的一个目标,也是广汽很沉重的一个话题。”7月26日,在2006年中国(广州)汽车发展论坛结束后,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总经理陆志峰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
作为广汽集团掌门人,陆志峰肩负着中国这个最年轻的汽车集团太大的压力。面对自己抛出的“向往”并“沉重”着的自主品牌两大命题,陆志峰说:“其实,广汽集团要开发出一个自主品牌,实现这个‘向往’很简单;但如何让它运作成功,确实‘沉重’。”
广汽的优、劣势
“广汽集团是一个很年轻的集团。”陆志峰强调说。
1999年,广汽集团开始重新起步。如果从1999年的3月份广州本田的轿车下线开始算起,那么广汽集团刚刚走过了重新发展的五六年。据陆志峰介绍,在技术人才积累上,广汽集团整个的工程中心专业研发队伍仍然不到1000人;在技术资金投入上,2001~2004年,广汽集团用于技术研发的投入约11亿元,占整个集团销售收入的0.98%,与国际上汽车业内平均3%~5%的差距很大。
虽然上述数据表明了现实的差距,但是广汽集团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在陆志峰看来,广汽集团已经难能可贵地取得了一些进步,尽管这些进步目前仅是集中在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引进产品的本地化生产上。但对外界的疑问,陆志峰反问道:“如果没有集团经济总量的做大,哪有可能进行整个技术研发、整车开发的资金和人才等各方面积累?”当然,年轻有代价,也有优势。
陆志峰表示,正是因为年轻,所以广汽集团在各方面基本不带有固有的思维限制;其次,广汽集团是在广州标致项目失败的基础上成功走出来的,这种无形压力也促成了“哀兵必胜”的结局。再次,广汽集团在处理历史包袱上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胜利,广汽集团已经累计处理了77.8亿元不良资产,关闭了120多家亏损企业,分流了2万多闲置人员。此外,由于一直以来,广汽集团跟外方都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和基础,各方面的合作也容易达成一致。
其实,陆志峰言下之意是指,相比之下,广汽集团更具有自主开发的特殊潜质。
结构的调整期
“下一步,广汽集团将利用资本积累的比较优势,逐步加大对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投入。”陆志峰透露。
陆志峰解释说,广汽集团将通过技术制度创新为自主开发注入活力,并通过上述优势整合国内外技术开发等资源,为人才的积累创造良好的环境。按照计划,广汽集团将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内形成能够支撑广汽集团发展目标新一轮的自主创新能力。
陆志峰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目前广汽集团整合集团商用车板块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包括自有的羊城、骏威自主品牌在内,广汽集团都将保留,并且将投入资金继续开发羊城和骏威轻卡和客车等自主品牌商用车。
“羊城和骏威品牌的销售总量,将是广汽集团未来自主品牌总量中非常小的一块。”陆志峰透露,未来,乘用车的规模肯定是第一位的。但广汽集团现在必须经过产品结构的调整,以进一步深化薄弱的商用车板块改革。对目前集团的工作来说,推出更多大客、轻客、轻卡等商用车新产品是重点。
“在外资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下,我们将利用这一机会,继续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全球的优良资源,引进外资的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陆志峰表示。
这也对应了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曾经对本报披露的信息:在“十一五”期间,广汽集团将推出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更多自主品牌,这种自主品牌的载体将可能体现在集团旗下的各个合资企业中。
可以预见的是,虽然处在产品、合作、开发等尚属调整阶段的一个特殊时期,但是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的研发等各方面在未来势必将厚积而薄发。受到这种四大“成功”特征的自主品牌和自主开发的特殊要求影响,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的出现也必须等待一个成熟的时机。 (责任编辑:俞劲柏) |